•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名人名作 >
  • 戴时昌‖《与“新冠”的一次大较量》

戴时昌‖《与“新冠”的一次大较量》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黔西南州文化广电旅游局 | 2020-02-12 10:28    [原创]

新年伊始,全国一些地方陆续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黔西南州在攻打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始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牢记嘱托守初心、感恩奋进担使命,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努力确保已确诊病例治愈出院,努力确保不发生本地感染,努力确保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不被感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里记述的,只是这场战役中的一个缩影。

一

2020年1月22日,农历已是腊月廿八了,再过两天就是除夕之夜。安龙这座历史名城里,人们用心装扮着自己的家,贴春联,挂灯笼,系彩绸,让这座城市更加祥和与美丽起来。县医院传染科护士郑阳丽和陈忠清相约,下班后上街买年货。此时,她们还不知道,一个病人的出现,将让这座城市紧张起来。

_YXQ6583.jpg

摄影: 陈欣

“你哪里不舒服?”这天下午4时,一个带着口罩的女孩走进县医院发热门诊,接诊医生徐盛青问。

“浑身乏力,好像还有点发烧。”

“什么时候开始的?”徐盛青一边问一边给她量体温。

“两小时前吧。之前以为是昨晚上没有休息好晕机,现在下飞机一个多小时了,还是乏力,觉得头昏目眩的。”

“你从哪里来?”

“武汉。”

徐盛青眉头凝重起来,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测量体温的时间还没有到,她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双手端着手机,眼睛盯着时间变动。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五分钟的时间,从来没有觉得这样漫长过。终于时间到,她迅速取出体温计:38.2℃!

“把这里到感染科病房沿途的人员全部清理干净,不准任何人与这位病人直接接触!”徐盛青对值班护士孔遥命令道。

孔遥走在前面,叫沿途人员往前走,等走远了,徐盛青才带着女孩跟着过去。

徐盛青打开一个独立病房,叫女孩进去。随即急忙电话报告内科党支部书记、感染科主任苏建军。

“立即查胸部CT、查血常规!”职业敏感让苏建军警觉起来。

患者张青青(化名),21岁,女性,长期在武汉生活与工作。CT结果出来了,双肺散在小结节影,血常规结果也出来了,白细胞2800,比正常人最小值都低1200,结合相关病史,符合新冠肺炎症状。

张青青是一个开朗的人,坚强的人。从武汉一所211大学毕业后留了下来,在一家培训机构任语文老师,孩子们都喜欢她。就在头天晚上,张青青还特别兴奋,早晨5点多就起来收拾东西。把给奶奶、婆婆、爸爸、妈妈的礼物又清理了一遍,确定没有差错,才把行李箱锁了。可是今天飞机起飞不久,她突然觉得浑身乏力,一种不祥的预兆袭来。就在1月20日,专家就证实了新冠肺炎会人传人。她又想,自己一天上班在办公室,下班就在宿舍,都没有与外界接触,自己不会这样倒霉吧。或许是昨晚上没有睡好觉,太困了,于是,她用外套罩着自己就闭上眼睛睡觉,一直就这样昏昏欲睡的,特别不舒服。张青青是有警惕的,下了飞机,尽管不愿意相信自己被感染,但略懂医疗常识的她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回家,应该先到医院。她明白,如果真被感染了,隔离就是给自己吃下定心丸。如果回家,会给家里人、小区里的人带来多大的危险啊!只是回来还没有和亲人团聚就被隔离,实在难受。而且,爸爸妈妈还去兴义机场接自己,他们会不会被感染?还有,虽然全程戴着口罩,飞机上邻座会不会被感染?张青青低着头,各种问题不断涌上来,让她心乱如麻,泪水滑出眼眶,一滴滴落到胸前。

摄影:张德厚(3).jpg

摄影:张德厚

苏建军安排周小燕为管床医生,郑阳丽和陈忠清为管床护士。这就意味着她们也要被隔离,她们知道,救治患者是自己的天职,都毫无怨言地答应着。郑阳丽和陈忠清相互一笑,算是解除逛街买年货的约定。她们分别给家里打了电话,一心扑在救治患者工作上来。

“小姑娘,遇到这种事情,谁也不愿得,但是遇上了就要勇敢地面对。病魔就像敌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有我们和你一起战斗,一定能够战胜病魔。”周小燕鼓励张青青勇敢战斗!

“这些我都懂,只要自己坚强,积极配合治疗,就能早日康复。”张青青坚定地说。

苏建军请县疾控中心专家会诊后,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立即开始治疗,一刻也没有耽误。

二

苏建军想,张青青是不是真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还需要和省、州专家会诊。但疫情严峻,习近平总书记1月20日就作出了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也作出批示,接着省里、州里都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做出了具体安排。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坚决贯彻落实。

摄影:黄复兴(1)网络.jpg

摄影:黄复兴

当晚,苏建军组织传染科3名党员和1名入党积极分子召开党小组会议,作战前动员,提振精神,鼓舞斗志。

会议室内挂着鲜红的党旗和庄严的入党誓词。

参会人员到齐,苏建军站起来,严肃地说:“我们都是一线医务人员,要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挑重担,勇敢投身到当前的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苏建军看到,一双双坚毅目光相互鼓励着,他提高嗓门问道:“大家有决心没有?”

“有!”“有!”“有!”几名党员和在场的非党医务人员共同的声音汇集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穿透屋顶,震撼长空!

“请党员同志起立,跟着我举起右手,一起再次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宣誓气壮山河!每个人的内心像似一团火,激情再燃烧、再迸发,一张张严肃的脸上充满必胜的信心!

“我向党委写了一份请战书!现在读给大家听,如果没有意见,大家就签名摁手印,明天上班就交给党委!”

苏建军抬头看着会场里的所有人员,坚毅的目光依然在相互鼓励着,他看着稿子,坚定地说:“尊敬的院党委,我们是传染科的医护战士,今天晚上,我们将进入隔离区工作,当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作为一支有经验的战队,我们更是责无旁贷!我们特向医院党委请战,为战胜疫情,随时听候调令,义无反顾,上一线作战,做出应有贡献。在此,我自愿请战!”

当他读完最后一句话,会场里的手臂齐刷刷地举了起来!

“我签!”

“我签!”

“我签!”

大家都签好字,摁下了红手印。

“虽然不是党员,我也要签!”李权顺提起笔就在请战书上签了字,摁了指姆印。

“我要签!”

“我要签!”

“我要签!”

……

微信图片_20200212012503.jpg

当晚,13名医生护士签下了请战书。

感染科党小组的壮举不胫而走,很快在全院传开。

党委书记韦相毕与院长谢勇商量,在重大疫情面前,要号召全院职工向感染科党小组学习,主动作为,积极参战,做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健康的守护神,做党和人民放心的医务工作者,让党旗在安龙县人民医院高高飘扬!

第二天上午,韦相毕与谢勇组织专家对张青青的病情进行再次会诊,并组织前沿科室主任和院内专家召开参战动员会。

“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和大爱无疆的精神,坚守初心和使命,为安龙人民过上祥和、健康的春节做好守护。”韦相毕动员大家。

“我们不再开全院职工大会,大家会后以支部为单位进行动员,要让每一个职工都自愿加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与救治战中来。”谢勇补充道。

摄影:刘贵兴(8)网络.jpg

摄影:刘贵兴

动员会十分钟不到就结束,大家都知道,面对重大疫情,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天职。各支部都没有召开专门的动员会,都在岗位上动员。中午还没有下班,一份份摁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交到了院党委。全院6个党支部85名党员带头,638名医务工作者一个不落地主动请战。

三

23日早上,张青青症状仍无改善,体温38℃。

医生们又在商量完善治疗方案。

“如果真的确诊了,有你们的守护,也不会死的!我有信心!”张青青显得很乐观。

“今天给你做核酸检测,并请州里专家会诊。即使确诊了,也是能够治好的,这种病例死亡的都是有基础病掺和的。”周小燕说。

周小燕给张青青采标本采血。由县疾控中心专人送到州里检测。13名医务人员,只能在隔离区等待结果。

已是24日凌晨,检测结果还没有出来,隔离区的医务人员有些焦急。苏建军站起来走出屋子,打电话询问县疾控中心主持工作的副主任谭云,对方回答“请耐心等待"。从那时起,每隔半小时苏建军就要给谭云打一次电话,回答都是耐心等待。

摄影:黄复兴(2)网络.jpg

摄影:黄复兴

凌晨两点,谭云打电话来了,告之结果还没有确定。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苏建军心头。

隔离区气氛沉闷起来,大家低着头,都不说话。

“录制一段视频为自己加油吧!”陈忠清想用这种方式缓解压力,消除紧张。

“对!我们应该为自己加油!为病友加油!为武汉加油!为祖国加油!”苏建军说。

于是,由陈忠清导演的一段小视频“我们一起加油”,就在那个深夜录制完成。几个小时后,在医院内部群刷屏了,在朋友圈刷屏了……

凌晨五点,苏建军的手机响起来,一看是院长谢勇打来的,他急忙按下接听键,问:“结果出来了?”

“出来了,已经确诊张青青为新冠肺炎患者;马上启动应急预案,转移其他患者到二病区!”谢勇下达作战命令。

自己在隔离区,苏建军只能用电话调度,火速将18名病人转移到二病区。

这时,韦相毕、谢勇已经到达隔离区门外。

“同志们辛苦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命重于泰山。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全力救治患者,让她早日康复出院!”韦相毕坚定地说。

“黔西南州确诊第一例就在我们医院,我们没有退路,只能振作精神,打好打赢救治战、阻击战!”谢勇鼓励大家。

摄影:雷忠明(1)网络.jpg

摄影:雷忠明

安龙县迅速反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凌晨六点,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龙县委书记钱正浩,县委副书记、县长冉隆斌带着公安局、卫健局、应急局、市监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及时赶来。

钱正浩传达了黔西南州委书记刘文新,州委副书记、州长杨永英的批示,转达了州委、州政府对患者及医务人员的问候,并鼓励医务人员:“你们的岗位在第一线,这是火线。希望你们科学防护,保重身体!精诚团结,奋力攻坚!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冉隆斌对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

早晨8点,苏建军和周小燕把确诊结果告诉了张青青,她坚定地说:“医生,我是一名战士,我要强大起来,我要与你们一起并肩战斗!”

“我们都是战士,我们一起并肩战斗,早日战胜病魔!”苏建军与张青青击掌。

人在最困难的时候,是需要关心与鼓励的。护士长罗祖燕专门建了一个微信群,取名“一起加油”。她先把张青青拉进来,再把医务人员和院办公室主任赵荟、护理部主任孔德芳拉进来。大家一起为张青青做心理疏导,给她精神抚慰。时不时发个小红包,让大家抢着开心。

“青青,今天想吃什么?”

“薄荷土豆和安龙凉剪粉。”

“我们现在就去买,让护士送进来给你。”赵荟回答。

一会功夫,郑阳丽就把薄荷土豆和凉剪粉送到了病房。渐渐地,张青青的心情越来越好了。

晚上8点30分,张青青体温正常,但是白细胞又有所下降,医院专家组担心张青青病情反复,决定请省专家组会诊。

到25日清晨,张青青体温正常,自己觉得轻松多了,心情也好起来。郑阳丽和陈忠清给她送早餐和水果,帮她洗脸,处理大小便。她说没味口,想喝点粥。这天是大年初一,街上没有卖。

郑阳丽便在群里求助,赵荟回复:“马上送来。”

原来赵芸一大早就在家煮好粥,正准备送来呢。

“下午省里专家组要来看你。”周小燕告诉张青青。

“是不是我的病情发生了变化?”张青青问。

“不是病情问题,是州委州政府领导对你的关心,专门请省里专家来看望你,优化治疗方案。”

专家组到病房看望张青青,与她交流,并再次会诊。

“救治措施科学,防护措施得当。”专家组仔细查看病历、治疗方案和防护措施后,给予充分肯定。

摄影:柴邦州 (2)网络.jpg

摄影:柴邦州 

26日上午,刘文新、杨永英等黔西南州领导来到安龙县医院,了解张青青病情等有关情况。传达了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的指示要求,转达了孙志刚书记对张青青和黔西南州各级干部特别是医务人员的关心问候,并代表州委、州政府向在防控工作中辛勤付出的同志们表示感谢。

刘文新强调:“要严格落实‘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要求,增强工作系统性和精准性,努力确保将已确诊病例医治康复,努力确保州域内不发生本地感染,努力确保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不被感染。”

杨永英要求:“要全力以赴救治感染患者,全力做好医院隔离治疗、安全防护等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中午,陈忠清送中餐时,看到张青青闷闷不乐。

“这是怎么了?”陈忠清问。

“家里人打电话来,讲外面有人说我不行了,要死了,传染了20多个人。”

“你不是好好的吗?今天检查非常平稳的啊!”

“但是,外面的人乱说嘛,我家里人担心我得很。”

“你就给家里人说自己的真实情况嘛,不要听外面那些风言风语的就行了。”

“嗯嗯,我也知道,但是听说了心里就是难受。”张青青朝着陈忠清点了点头。

“你要多吃点,养足精神,才能和病魔作斗争。”

27日,张青青仍没有发热,其他情况也不错,白细胞明显升高,说话也多起来,跟医务人员在群里聊了很多。

28日上午,张青青精神好、食欲也好,病情平稳,体温正常,白细胞升高到5600的正常值、胸部CT病灶明显吸收。这个结果让医务人员兴奋起来。

接下来的事情,却是苏建军意想不到的。

四

28日中午,谢勇通知苏建军,将张青青送往贵阳市定点医院继续治疗。

“在我们这里治疗效果很好,为什么要转院?转运途中是有风险的,你不知道?”苏建军想不通,在电话里吼起来。

“这是省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科学精准地与时间赛跑作出的决策,必须坚决执行!”谢勇也吼起来。隔离区所有医务人员都听到了。

“那好吧!”苏建军知道,现在是在打仗,战场上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你们还要做好张青青的思想工作,让她放下包袱,配合转院治疗。”谢勇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苏建军和陈忠清进入病房给张青青说明转院的事情。

“我不是好好的吗?要么我就在这里治疗,要么我回家。我不转院!”张青青有些激动地说。

“这是贵州省委落实党中央对你的关心的具体行动,那里有贵州顶级的专家,医疗条件也比这里好,对你的康复有好处。”苏建军解释道。

“主任,你们能送我去吗?”张青青低头思考了一会,抬起头来问。

“不仅我们去,还有谢勇院长也一起送你去。”

“那个群不能解散啊!我会想你们的。”

“不散不散,我们会一直关注你的。”

摄影:雷忠明(2)网络.jpg

摄影:雷忠明

苏建军、陈忠清在病房给张青青穿防护服。这时,张青青的电话响了,看到是一个陌生电话,就想挂断,苏建军急忙示意她接。她按下接听键,对方就自报家门:“你好,青青。我是安龙县委书记钱正浩,得知你将转到贵州省定点医院继续治疗,州委书记刘文新、州长杨永英特别牵挂,专门委托我打电话向你问候,希望你再坚强一些,再勇敢一些,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张青青接着电话,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沙哑地回答道:“谢谢,谢谢,我会坚强的……”

下午3点30分,苏建军、陈忠清、张青青一起上了救护车。谢勇和总务科科长王景上了另一辆车,在前面带路。

一路上,苏建军、陈忠清和张青青谈了很多。

晚上8点30左右到达定点医院,安顿好张青青,苏建军、陈忠清又坐救护车返回安龙,因为穿着防护服,全程10来个小时没有喝水,没有吃饭,也没有大小便。

脱下防护服,陈忠清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微信鼓励张青青:“青青,我们已经回到安龙了,你在那里好好接受治疗,只要你加油,一切都会好起来。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打电话给我,或者发微信给我。我们一起加油,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张青青立即回复:“好的,姐姐,我会继续战斗!争取早点回到安龙。我信任你们!在这里虽然才住下几个小时,已经感受到这里的医生是和你们一样的好医生!”

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爱的医务人员就这样拼着、扛着、战斗着!医生的牺牲精神,不仅治愈患者的身体,还让患者心灵得到鼓励与安慰。

五

张青青虽然到了定点医院,安龙县人民医院依然牵挂着她,苏建军、周小燕、郑阳丽、陈忠清多次跟她视频通话,她十分感谢安龙县医院医务人员,对她的关心和帮助。

在定点医院,张青青病情一直稳定,心情也越来越好。2月11日上午,医生对她说:“你的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今天可以出院了!”

微信图片_20200212020146.jpg

张青青是黔西南州确诊的四例患者中出院的第一例。

那一刻,她流下了泪水。与病魔抗争了21天后,她胜利了,一种劫后余生的激动和喜悦油然而生。张青青打开手机,在“一起努力”群发布消息:“今天可以出院了,好高兴,好想第一时间见到你们,是你们让我增强信心,坚持战斗,取得胜利的光荣时刻,我们共享喜悦!”

群里一片欢腾,各种祝福的表情接二连三跳出来,满屏都是祝福的言语……

接着,张青青又在病友群里发布消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好!我今天治愈出院了,希望你们不要把生病太当回事,因为有医护人员在保护我们,我们只需要调整心态,认真配合就好,康复只是时间的问题。”

摄影:黄复兴(3)网络.jpg

摄影:黄复兴

11日下午4时许,张青青走出医院大门,一位护士手捧鲜花,满面春风迎上前,送上鲜花,送上祝福:“祝贺你健康回家!”

接过鲜花,张青青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声说:“谢谢!谢谢!”她深深地向在场的人鞠躬。

在人群中,张青青看到安龙县医院办公室主任赵荟等人笑盈盈地向她招手,她快步上前,将鲜花献给了为她付出、为她守候、为她树立信心的医疗团队,借此感谢所有关心、支持、鼓励她的人们。

张青青强忍着泪水,抬头看着远方,晴空万里,白云朵朵,一群大雁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此时此刻,她的心跟着大雁在蓝天飞翔,她仿佛就是其中的一只,飞向远方、飞向理想……

接到张青青,车驶上高速。张青青透过车窗看着原野,已是春暖花开!


【作者介绍】

微信图片_20200212012805.jpg

《与“新冠”的一次大较量》作者:戴时昌


戴时昌:1965年1月生。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贵州省人民政府津贴。现任黔西南州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黔西南州作家协会主席。有作品刊发在《十月》《中国作家》《贵州日报》、中国作家网、《山花》《贵州作家》《当代写作》《黔西南日报》《万峰湖》等媒体。报告文学《让石头开花的追梦人》获贵州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第二届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金贵奖”;报告文学《姜仕坤》获贵州省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三届贵州少数民族文学“金贵奖”、第二届“中山古镇灯都杯•中国作家报告文学奖”、2017年度贵州省优秀文艺作品奖。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黄药师
  •   返回
  •  下一篇:良禽择木而栖 良师择校而为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名人名作 >
  • 戴时昌‖《与“新冠”的一次大较量》

戴时昌‖《与“新冠”的一次大较量》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黔西南州文化广电旅游局 | 2020-02-12 10:28    [原创]

新年伊始,全国一些地方陆续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黔西南州在攻打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始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牢记嘱托守初心、感恩奋进担使命,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努力确保已确诊病例治愈出院,努力确保不发生本地感染,努力确保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不被感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里记述的,只是这场战役中的一个缩影。

一

2020年1月22日,农历已是腊月廿八了,再过两天就是除夕之夜。安龙这座历史名城里,人们用心装扮着自己的家,贴春联,挂灯笼,系彩绸,让这座城市更加祥和与美丽起来。县医院传染科护士郑阳丽和陈忠清相约,下班后上街买年货。此时,她们还不知道,一个病人的出现,将让这座城市紧张起来。

_YXQ6583.jpg

摄影: 陈欣

“你哪里不舒服?”这天下午4时,一个带着口罩的女孩走进县医院发热门诊,接诊医生徐盛青问。

“浑身乏力,好像还有点发烧。”

“什么时候开始的?”徐盛青一边问一边给她量体温。

“两小时前吧。之前以为是昨晚上没有休息好晕机,现在下飞机一个多小时了,还是乏力,觉得头昏目眩的。”

“你从哪里来?”

“武汉。”

徐盛青眉头凝重起来,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测量体温的时间还没有到,她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双手端着手机,眼睛盯着时间变动。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五分钟的时间,从来没有觉得这样漫长过。终于时间到,她迅速取出体温计:38.2℃!

“把这里到感染科病房沿途的人员全部清理干净,不准任何人与这位病人直接接触!”徐盛青对值班护士孔遥命令道。

孔遥走在前面,叫沿途人员往前走,等走远了,徐盛青才带着女孩跟着过去。

徐盛青打开一个独立病房,叫女孩进去。随即急忙电话报告内科党支部书记、感染科主任苏建军。

“立即查胸部CT、查血常规!”职业敏感让苏建军警觉起来。

患者张青青(化名),21岁,女性,长期在武汉生活与工作。CT结果出来了,双肺散在小结节影,血常规结果也出来了,白细胞2800,比正常人最小值都低1200,结合相关病史,符合新冠肺炎症状。

张青青是一个开朗的人,坚强的人。从武汉一所211大学毕业后留了下来,在一家培训机构任语文老师,孩子们都喜欢她。就在头天晚上,张青青还特别兴奋,早晨5点多就起来收拾东西。把给奶奶、婆婆、爸爸、妈妈的礼物又清理了一遍,确定没有差错,才把行李箱锁了。可是今天飞机起飞不久,她突然觉得浑身乏力,一种不祥的预兆袭来。就在1月20日,专家就证实了新冠肺炎会人传人。她又想,自己一天上班在办公室,下班就在宿舍,都没有与外界接触,自己不会这样倒霉吧。或许是昨晚上没有睡好觉,太困了,于是,她用外套罩着自己就闭上眼睛睡觉,一直就这样昏昏欲睡的,特别不舒服。张青青是有警惕的,下了飞机,尽管不愿意相信自己被感染,但略懂医疗常识的她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回家,应该先到医院。她明白,如果真被感染了,隔离就是给自己吃下定心丸。如果回家,会给家里人、小区里的人带来多大的危险啊!只是回来还没有和亲人团聚就被隔离,实在难受。而且,爸爸妈妈还去兴义机场接自己,他们会不会被感染?还有,虽然全程戴着口罩,飞机上邻座会不会被感染?张青青低着头,各种问题不断涌上来,让她心乱如麻,泪水滑出眼眶,一滴滴落到胸前。

摄影:张德厚(3).jpg

摄影:张德厚

苏建军安排周小燕为管床医生,郑阳丽和陈忠清为管床护士。这就意味着她们也要被隔离,她们知道,救治患者是自己的天职,都毫无怨言地答应着。郑阳丽和陈忠清相互一笑,算是解除逛街买年货的约定。她们分别给家里打了电话,一心扑在救治患者工作上来。

“小姑娘,遇到这种事情,谁也不愿得,但是遇上了就要勇敢地面对。病魔就像敌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有我们和你一起战斗,一定能够战胜病魔。”周小燕鼓励张青青勇敢战斗!

“这些我都懂,只要自己坚强,积极配合治疗,就能早日康复。”张青青坚定地说。

苏建军请县疾控中心专家会诊后,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立即开始治疗,一刻也没有耽误。

二

苏建军想,张青青是不是真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还需要和省、州专家会诊。但疫情严峻,习近平总书记1月20日就作出了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也作出批示,接着省里、州里都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做出了具体安排。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坚决贯彻落实。

摄影:黄复兴(1)网络.jpg

摄影:黄复兴

当晚,苏建军组织传染科3名党员和1名入党积极分子召开党小组会议,作战前动员,提振精神,鼓舞斗志。

会议室内挂着鲜红的党旗和庄严的入党誓词。

参会人员到齐,苏建军站起来,严肃地说:“我们都是一线医务人员,要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挑重担,勇敢投身到当前的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苏建军看到,一双双坚毅目光相互鼓励着,他提高嗓门问道:“大家有决心没有?”

“有!”“有!”“有!”几名党员和在场的非党医务人员共同的声音汇集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穿透屋顶,震撼长空!

“请党员同志起立,跟着我举起右手,一起再次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宣誓气壮山河!每个人的内心像似一团火,激情再燃烧、再迸发,一张张严肃的脸上充满必胜的信心!

“我向党委写了一份请战书!现在读给大家听,如果没有意见,大家就签名摁手印,明天上班就交给党委!”

苏建军抬头看着会场里的所有人员,坚毅的目光依然在相互鼓励着,他看着稿子,坚定地说:“尊敬的院党委,我们是传染科的医护战士,今天晚上,我们将进入隔离区工作,当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作为一支有经验的战队,我们更是责无旁贷!我们特向医院党委请战,为战胜疫情,随时听候调令,义无反顾,上一线作战,做出应有贡献。在此,我自愿请战!”

当他读完最后一句话,会场里的手臂齐刷刷地举了起来!

“我签!”

“我签!”

“我签!”

大家都签好字,摁下了红手印。

“虽然不是党员,我也要签!”李权顺提起笔就在请战书上签了字,摁了指姆印。

“我要签!”

“我要签!”

“我要签!”

……

微信图片_20200212012503.jpg

当晚,13名医生护士签下了请战书。

感染科党小组的壮举不胫而走,很快在全院传开。

党委书记韦相毕与院长谢勇商量,在重大疫情面前,要号召全院职工向感染科党小组学习,主动作为,积极参战,做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健康的守护神,做党和人民放心的医务工作者,让党旗在安龙县人民医院高高飘扬!

第二天上午,韦相毕与谢勇组织专家对张青青的病情进行再次会诊,并组织前沿科室主任和院内专家召开参战动员会。

“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和大爱无疆的精神,坚守初心和使命,为安龙人民过上祥和、健康的春节做好守护。”韦相毕动员大家。

“我们不再开全院职工大会,大家会后以支部为单位进行动员,要让每一个职工都自愿加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与救治战中来。”谢勇补充道。

摄影:刘贵兴(8)网络.jpg

摄影:刘贵兴

动员会十分钟不到就结束,大家都知道,面对重大疫情,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天职。各支部都没有召开专门的动员会,都在岗位上动员。中午还没有下班,一份份摁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交到了院党委。全院6个党支部85名党员带头,638名医务工作者一个不落地主动请战。

三

23日早上,张青青症状仍无改善,体温38℃。

医生们又在商量完善治疗方案。

“如果真的确诊了,有你们的守护,也不会死的!我有信心!”张青青显得很乐观。

“今天给你做核酸检测,并请州里专家会诊。即使确诊了,也是能够治好的,这种病例死亡的都是有基础病掺和的。”周小燕说。

周小燕给张青青采标本采血。由县疾控中心专人送到州里检测。13名医务人员,只能在隔离区等待结果。

已是24日凌晨,检测结果还没有出来,隔离区的医务人员有些焦急。苏建军站起来走出屋子,打电话询问县疾控中心主持工作的副主任谭云,对方回答“请耐心等待"。从那时起,每隔半小时苏建军就要给谭云打一次电话,回答都是耐心等待。

摄影:黄复兴(2)网络.jpg

摄影:黄复兴

凌晨两点,谭云打电话来了,告之结果还没有确定。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苏建军心头。

隔离区气氛沉闷起来,大家低着头,都不说话。

“录制一段视频为自己加油吧!”陈忠清想用这种方式缓解压力,消除紧张。

“对!我们应该为自己加油!为病友加油!为武汉加油!为祖国加油!”苏建军说。

于是,由陈忠清导演的一段小视频“我们一起加油”,就在那个深夜录制完成。几个小时后,在医院内部群刷屏了,在朋友圈刷屏了……

凌晨五点,苏建军的手机响起来,一看是院长谢勇打来的,他急忙按下接听键,问:“结果出来了?”

“出来了,已经确诊张青青为新冠肺炎患者;马上启动应急预案,转移其他患者到二病区!”谢勇下达作战命令。

自己在隔离区,苏建军只能用电话调度,火速将18名病人转移到二病区。

这时,韦相毕、谢勇已经到达隔离区门外。

“同志们辛苦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命重于泰山。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全力救治患者,让她早日康复出院!”韦相毕坚定地说。

“黔西南州确诊第一例就在我们医院,我们没有退路,只能振作精神,打好打赢救治战、阻击战!”谢勇鼓励大家。

摄影:雷忠明(1)网络.jpg

摄影:雷忠明

安龙县迅速反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凌晨六点,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龙县委书记钱正浩,县委副书记、县长冉隆斌带着公安局、卫健局、应急局、市监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及时赶来。

钱正浩传达了黔西南州委书记刘文新,州委副书记、州长杨永英的批示,转达了州委、州政府对患者及医务人员的问候,并鼓励医务人员:“你们的岗位在第一线,这是火线。希望你们科学防护,保重身体!精诚团结,奋力攻坚!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冉隆斌对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

早晨8点,苏建军和周小燕把确诊结果告诉了张青青,她坚定地说:“医生,我是一名战士,我要强大起来,我要与你们一起并肩战斗!”

“我们都是战士,我们一起并肩战斗,早日战胜病魔!”苏建军与张青青击掌。

人在最困难的时候,是需要关心与鼓励的。护士长罗祖燕专门建了一个微信群,取名“一起加油”。她先把张青青拉进来,再把医务人员和院办公室主任赵荟、护理部主任孔德芳拉进来。大家一起为张青青做心理疏导,给她精神抚慰。时不时发个小红包,让大家抢着开心。

“青青,今天想吃什么?”

“薄荷土豆和安龙凉剪粉。”

“我们现在就去买,让护士送进来给你。”赵荟回答。

一会功夫,郑阳丽就把薄荷土豆和凉剪粉送到了病房。渐渐地,张青青的心情越来越好了。

晚上8点30分,张青青体温正常,但是白细胞又有所下降,医院专家组担心张青青病情反复,决定请省专家组会诊。

到25日清晨,张青青体温正常,自己觉得轻松多了,心情也好起来。郑阳丽和陈忠清给她送早餐和水果,帮她洗脸,处理大小便。她说没味口,想喝点粥。这天是大年初一,街上没有卖。

郑阳丽便在群里求助,赵荟回复:“马上送来。”

原来赵芸一大早就在家煮好粥,正准备送来呢。

“下午省里专家组要来看你。”周小燕告诉张青青。

“是不是我的病情发生了变化?”张青青问。

“不是病情问题,是州委州政府领导对你的关心,专门请省里专家来看望你,优化治疗方案。”

专家组到病房看望张青青,与她交流,并再次会诊。

“救治措施科学,防护措施得当。”专家组仔细查看病历、治疗方案和防护措施后,给予充分肯定。

摄影:柴邦州 (2)网络.jpg

摄影:柴邦州 

26日上午,刘文新、杨永英等黔西南州领导来到安龙县医院,了解张青青病情等有关情况。传达了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的指示要求,转达了孙志刚书记对张青青和黔西南州各级干部特别是医务人员的关心问候,并代表州委、州政府向在防控工作中辛勤付出的同志们表示感谢。

刘文新强调:“要严格落实‘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要求,增强工作系统性和精准性,努力确保将已确诊病例医治康复,努力确保州域内不发生本地感染,努力确保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不被感染。”

杨永英要求:“要全力以赴救治感染患者,全力做好医院隔离治疗、安全防护等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中午,陈忠清送中餐时,看到张青青闷闷不乐。

“这是怎么了?”陈忠清问。

“家里人打电话来,讲外面有人说我不行了,要死了,传染了20多个人。”

“你不是好好的吗?今天检查非常平稳的啊!”

“但是,外面的人乱说嘛,我家里人担心我得很。”

“你就给家里人说自己的真实情况嘛,不要听外面那些风言风语的就行了。”

“嗯嗯,我也知道,但是听说了心里就是难受。”张青青朝着陈忠清点了点头。

“你要多吃点,养足精神,才能和病魔作斗争。”

27日,张青青仍没有发热,其他情况也不错,白细胞明显升高,说话也多起来,跟医务人员在群里聊了很多。

28日上午,张青青精神好、食欲也好,病情平稳,体温正常,白细胞升高到5600的正常值、胸部CT病灶明显吸收。这个结果让医务人员兴奋起来。

接下来的事情,却是苏建军意想不到的。

四

28日中午,谢勇通知苏建军,将张青青送往贵阳市定点医院继续治疗。

“在我们这里治疗效果很好,为什么要转院?转运途中是有风险的,你不知道?”苏建军想不通,在电话里吼起来。

“这是省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科学精准地与时间赛跑作出的决策,必须坚决执行!”谢勇也吼起来。隔离区所有医务人员都听到了。

“那好吧!”苏建军知道,现在是在打仗,战场上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你们还要做好张青青的思想工作,让她放下包袱,配合转院治疗。”谢勇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苏建军和陈忠清进入病房给张青青说明转院的事情。

“我不是好好的吗?要么我就在这里治疗,要么我回家。我不转院!”张青青有些激动地说。

“这是贵州省委落实党中央对你的关心的具体行动,那里有贵州顶级的专家,医疗条件也比这里好,对你的康复有好处。”苏建军解释道。

“主任,你们能送我去吗?”张青青低头思考了一会,抬起头来问。

“不仅我们去,还有谢勇院长也一起送你去。”

“那个群不能解散啊!我会想你们的。”

“不散不散,我们会一直关注你的。”

摄影:雷忠明(2)网络.jpg

摄影:雷忠明

苏建军、陈忠清在病房给张青青穿防护服。这时,张青青的电话响了,看到是一个陌生电话,就想挂断,苏建军急忙示意她接。她按下接听键,对方就自报家门:“你好,青青。我是安龙县委书记钱正浩,得知你将转到贵州省定点医院继续治疗,州委书记刘文新、州长杨永英特别牵挂,专门委托我打电话向你问候,希望你再坚强一些,再勇敢一些,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张青青接着电话,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沙哑地回答道:“谢谢,谢谢,我会坚强的……”

下午3点30分,苏建军、陈忠清、张青青一起上了救护车。谢勇和总务科科长王景上了另一辆车,在前面带路。

一路上,苏建军、陈忠清和张青青谈了很多。

晚上8点30左右到达定点医院,安顿好张青青,苏建军、陈忠清又坐救护车返回安龙,因为穿着防护服,全程10来个小时没有喝水,没有吃饭,也没有大小便。

脱下防护服,陈忠清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微信鼓励张青青:“青青,我们已经回到安龙了,你在那里好好接受治疗,只要你加油,一切都会好起来。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打电话给我,或者发微信给我。我们一起加油,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张青青立即回复:“好的,姐姐,我会继续战斗!争取早点回到安龙。我信任你们!在这里虽然才住下几个小时,已经感受到这里的医生是和你们一样的好医生!”

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爱的医务人员就这样拼着、扛着、战斗着!医生的牺牲精神,不仅治愈患者的身体,还让患者心灵得到鼓励与安慰。

五

张青青虽然到了定点医院,安龙县人民医院依然牵挂着她,苏建军、周小燕、郑阳丽、陈忠清多次跟她视频通话,她十分感谢安龙县医院医务人员,对她的关心和帮助。

在定点医院,张青青病情一直稳定,心情也越来越好。2月11日上午,医生对她说:“你的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今天可以出院了!”

微信图片_20200212020146.jpg

张青青是黔西南州确诊的四例患者中出院的第一例。

那一刻,她流下了泪水。与病魔抗争了21天后,她胜利了,一种劫后余生的激动和喜悦油然而生。张青青打开手机,在“一起努力”群发布消息:“今天可以出院了,好高兴,好想第一时间见到你们,是你们让我增强信心,坚持战斗,取得胜利的光荣时刻,我们共享喜悦!”

群里一片欢腾,各种祝福的表情接二连三跳出来,满屏都是祝福的言语……

接着,张青青又在病友群里发布消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好!我今天治愈出院了,希望你们不要把生病太当回事,因为有医护人员在保护我们,我们只需要调整心态,认真配合就好,康复只是时间的问题。”

摄影:黄复兴(3)网络.jpg

摄影:黄复兴

11日下午4时许,张青青走出医院大门,一位护士手捧鲜花,满面春风迎上前,送上鲜花,送上祝福:“祝贺你健康回家!”

接过鲜花,张青青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声说:“谢谢!谢谢!”她深深地向在场的人鞠躬。

在人群中,张青青看到安龙县医院办公室主任赵荟等人笑盈盈地向她招手,她快步上前,将鲜花献给了为她付出、为她守候、为她树立信心的医疗团队,借此感谢所有关心、支持、鼓励她的人们。

张青青强忍着泪水,抬头看着远方,晴空万里,白云朵朵,一群大雁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此时此刻,她的心跟着大雁在蓝天飞翔,她仿佛就是其中的一只,飞向远方、飞向理想……

接到张青青,车驶上高速。张青青透过车窗看着原野,已是春暖花开!


【作者介绍】

微信图片_20200212012805.jpg

《与“新冠”的一次大较量》作者:戴时昌


戴时昌:1965年1月生。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贵州省人民政府津贴。现任黔西南州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黔西南州作家协会主席。有作品刊发在《十月》《中国作家》《贵州日报》、中国作家网、《山花》《贵州作家》《当代写作》《黔西南日报》《万峰湖》等媒体。报告文学《让石头开花的追梦人》获贵州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第二届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金贵奖”;报告文学《姜仕坤》获贵州省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三届贵州少数民族文学“金贵奖”、第二届“中山古镇灯都杯•中国作家报告文学奖”、2017年度贵州省优秀文艺作品奖。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黄药师
  •   返回
  •  下一篇:良禽择木而栖 良师择校而为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