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学术 >
  • 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光照水电站经验和启示

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光照水电站经验和启示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贵州北盘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光照分公司 | 2019-12-02 20:29    [原创]

秉持诚信精神  崇尚公德意识

——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光照水电站经验和启示

 摘要:为了守护生态底线,推进生态文明思想落地生根,保护流域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和原生态,为保护国家级濒危野生动物和植物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光照水电站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本着“秉持诚信精神,崇尚公德意识”的原则,发扬企业良知,肩负社会责任,采用叠梁门分层取水、鱼类增殖放流、古树名木移植、协助建立黑叶猴自然保护区等多项措施,不仅使流域生态环境保持了平衡,确保了企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还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和国家环保部专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水电环保典范”。

关键词:生态保护 社会责任 诚信精神  公德意识

光照发电厂全景图.jpg

光照发电厂全景

到过光照水电站的人,都知道厂区里,有一个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如果不了解情况,可能会感到疑惑:鱼苗培育,这与发电有什么关系啊?风马牛不相及!

原来,这是一向把诚信建设和社会公德视为企业生命的水电站业主——贵州北盘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光照分公司(以下简称光照分公司),投资近4000万元建设的配套设施,为同期国内最大的鱼类增殖放流站,承担着向光照和下游的马马崖、董箐三座水电站库区放流鱼苗、以保持鱼类种群总体平衡、确保北盘江水域生物多样性的神圣责任。


闪耀在北盘江上的璀璨明珠

位于北盘江中游、晴隆与关岭两县交界处的光照水电站,是贵州境内为数不多以发电为主,结合航运,兼顾灌溉、供水等功能为一体的水电工程,年发电量约27亿千瓦时,被誉为闪耀在北盘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从1983年进行初勘,1996年正式设计,2000年由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接管开发,被正式列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点项目;通过承建单位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2004年10月大江截流,2007年12月下闸蓄水,2008年实现4台单机容量26万千瓦机组同时发电,使亿万年来寂寞流淌的江水,成为造福人类、惠及民生的动力源泉。

北盘江古称牂牁江,与珠江干流南盘江同源于云南东北的马雄山麓,是珠江的重要支流。司马迁曾在《史记》里写道:“夜郎国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这是史籍关于北盘江最早的记载。

时移世异,沧海桑田。蕴藏着丰富水能资源的北盘江,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得到了有效开发利用。在多座水电站相继建成投运,大量清洁电能源源不断输送到东南各省的同时,仿佛天沟地缝般的北盘江,还以其地处乌蒙山腹地,曾是“滇黔锁钥”的姿态,托举起包括被誉为“世界第一高桥”的高速公路北盘江大桥在内的多座世界级桥梁而闻名于世。

气势磅礴、一泻千里的北盘江,从大山和历史的深处,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路奔腾而来,注定会迎来骄傲和自豪的时刻。

北盘江鱼类增殖放流站.jpg

北盘江鱼类增殖放流站

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曾经有人担忧,开发就意味着破坏,至少一定程度上如此。何况,北盘江作为珠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组成部分,又处于环境极其脆弱的喀斯特山区,其生物多样性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过,作为一家秉持诚信精神、崇尚公德意识,勇于肩负社会责任的企业,不仅深谙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更懂得注重社会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的道理。

基于这些思考,光照水电站在建设之初,就未雨绸缪,谋划在前,明确了“秉持诚信精神、肩负社会责任、守护生态底线、开发保护同步、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把保护北盘江流域总体生态环境的平衡,放到同于企业生命的位置,以期实现企业生产经营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光照水电站作为北盘江干流(茅口以下)梯级水电站的龙头电站,在配套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的同时,还首创了进水口叠梁门分层取水装置,移植淹没区古树名木集中保护,协助建立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自然保护区等等,用行之有效的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


为野生动植物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园

北盘江里,生活着多种回游鱼类。拦河筑坝,水位抬升,这些鱼类的产卵场、食饵场和越冬场等生活环境被淹没,将对它们的生存繁衍,带来严重影响。为减轻水电站的建设及运行,对以回游鱼类为主的水生生物的影响,光照水电站在厂区建设了鱼类增殖放流站,作为三个水电站的永久附属配套设施。放流站配备了水产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每年负责从北盘江水体里,捕捞、挑选、运送、暂养亲鱼母本,然后进行人工催产、受精、孵化、鱼苗和种鱼培育。当由野生亲本繁殖的子一代鱼苗达到一定规格,且体格健壮、没有伤残和病害后,才选择适宜的季节和天气,向天然水体里放流。这些鱼类,主要有珍稀特有品种长臀鮠、光倒刺鲃、花䱻和白甲鱼等。这是一项专业性很强、技术难度较高的工作,仅就这四种鱼而言,它们需要的饲料、水温等条件都不同,为了保障它们能在最逼真的野外环境下成长,增殖放流站的职工们任劳任怨,尽心竭力。

迄今为止,已经累计向流域水体放流珍稀鱼苗700多万尾,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

光照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活动.jpg

光照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活动

光照水电站首创的进水口叠梁门分层取水装置,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这一装置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其取用水库表层的水来发电。因为表层水接近自然水温,从而保证从水轮机里下泻的水温适应下游水生生物的生长。

很多水电站的水流在通过引水隧道,带动发电机之前,只有前池栏污栅装置。但光照水电站的同样位置,却多了六扇叠梁门。仅这六扇叠梁门,就直接增加投资7000多万元,每年还要付出100多万的运行成本。

采用叠梁门和钢筋混凝土墙,挡住了水库中的下层低温水,使水库表层水可以通过取水孔叠梁门顶部,进入引水隧道。随着季节的变化,库区水位也在升降变化。运行人员根据水位的变化或下游水温的需要,提起或放下相应数量的叠梁门,即可达到引用水库表层水的效果。在实际使用中,光照水电站还解决了过栅流速、有害漩涡、流态等复杂的技术难题,尤其是在每年的汛期,几乎每天都要通过检修闸门,人工调节叠梁门的高度。调节的时候,三个职工互相协作,最少也要花费半天时间。叠梁门技术的成功使用,开创了国内通过工程措施,解决生态保护难题的先河。

光照水电站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又一举措,是给上游的黑叶猴留出栖居空间。按照正常设计,库区蓄水位本来还可以提高一米,这就意味着提高库容量,从而提高发电量。但如果这样,生活在上游不远地方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野钟黑叶猴,将因此失去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它们,光照水电站放弃了这一米水位,保留了几公里长的天然河段。并与六盘水市林业局,签订《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调整补偿协议》,通过一次性补偿投资,协助建立了2000余亩的黑叶猴自然保护区。

光照水电站移植的珍稀古树.jpg

光照水电站移植的珍稀古树

漫步光照水电站办公及生活区,外来客人都会明显地感到,那是一个花园式工厂。除了常开不败的各种花卉、四季常青的草木,还有随处可见、合抱大小、枝繁叶茂的黄葛树、青香木、毛红椿等名贵珍稀树种。这些古树名木,树龄都在百年以上,最老的一株已有500多岁了。

在工程建设期间,这些散落在淹没区各处的树木,作为珍贵的自然遗产,如果不将其移植进行保护,无疑是暴殄天物。为抢救它们,光照水电站邀请贵州农科院的环保专家,进行鉴定,并将值得保护的进行移植。然而,它们都生长在深山峡谷里,要实施移植,非常困难,有的地方,甚至要开辟临时道路。有些则被当地居民视为“神树”,必须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在付出大量的人财物力后,合计移栽了古树、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黄葛树、青香木、毛红椿等44株,还有一批草本药材如天门冬、淫羊藿等,可谓用心良苦,难能可贵。

据不完全统计,光照水电站在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方面,投资超过了2.5亿。但对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光照分公司但问耕耘,不计收获,义无返顾。


“水电环保典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终将有回报。

光照水电站建设与营运过程中,采用分层取水、鱼类增殖放流、库区古树名木移植、黑叶猴保护,以及西泌河挡水坝拆除、渣料场及施工区水土保持工程等多项环保措施,得到了国家环保部专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水电环保典范”。其中,库区古树名木移植保护,在国际环保节上,推广交流。

这些基于守护生态底线,基于诚信建设和道德建设的保护措施,早已成了一种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地影响每一个“光照人”,使他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地参与和投身到环境保护和治理中来。久而久之,便演化和上升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反过来规范和引领着大家的行为。

秉承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求实、创新、和谐、奋进”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光照水电站的建成投产,在国内第一个同时获得国际RCC里程碑奖和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等多项优异成绩,受到了业界的瞩目。投入运营以来,实现了安全运行4000多天,累计发电量220多亿千瓦时,提供税收10亿多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光照水电站采取分层取水措施.jpg

光照水电站采取分层取水措施

光照分公司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守护生态底线,先后获得全国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职工书屋、第八届“母亲河”绿色贡献奖,贵州省文明单位、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华电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

在法制不断健全和完善,但仍有少数缺乏责任的企业,不重视环境问题,继续偷排“三废”的背景下,光照分公司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秉持诚信精神、崇尚公德意识,守护生态底线、肩负社会责任,切实把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建设美丽中国、维护生态环境不计得失,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做法和经验,无疑值得褒奖和弘扬。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汉字密码——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甲骨文
  •   返回
  •  下一篇:让生命之花绚丽绽放——学生自杀原因及预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学术 >
  • 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光照水电站经验和启示

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光照水电站经验和启示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贵州北盘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光照分公司 | 2019-12-02 20:29    [原创]

秉持诚信精神  崇尚公德意识

——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光照水电站经验和启示

 摘要:为了守护生态底线,推进生态文明思想落地生根,保护流域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和原生态,为保护国家级濒危野生动物和植物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光照水电站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本着“秉持诚信精神,崇尚公德意识”的原则,发扬企业良知,肩负社会责任,采用叠梁门分层取水、鱼类增殖放流、古树名木移植、协助建立黑叶猴自然保护区等多项措施,不仅使流域生态环境保持了平衡,确保了企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还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和国家环保部专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水电环保典范”。

关键词:生态保护 社会责任 诚信精神  公德意识

光照发电厂全景图.jpg

光照发电厂全景

到过光照水电站的人,都知道厂区里,有一个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如果不了解情况,可能会感到疑惑:鱼苗培育,这与发电有什么关系啊?风马牛不相及!

原来,这是一向把诚信建设和社会公德视为企业生命的水电站业主——贵州北盘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光照分公司(以下简称光照分公司),投资近4000万元建设的配套设施,为同期国内最大的鱼类增殖放流站,承担着向光照和下游的马马崖、董箐三座水电站库区放流鱼苗、以保持鱼类种群总体平衡、确保北盘江水域生物多样性的神圣责任。


闪耀在北盘江上的璀璨明珠

位于北盘江中游、晴隆与关岭两县交界处的光照水电站,是贵州境内为数不多以发电为主,结合航运,兼顾灌溉、供水等功能为一体的水电工程,年发电量约27亿千瓦时,被誉为闪耀在北盘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从1983年进行初勘,1996年正式设计,2000年由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接管开发,被正式列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点项目;通过承建单位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2004年10月大江截流,2007年12月下闸蓄水,2008年实现4台单机容量26万千瓦机组同时发电,使亿万年来寂寞流淌的江水,成为造福人类、惠及民生的动力源泉。

北盘江古称牂牁江,与珠江干流南盘江同源于云南东北的马雄山麓,是珠江的重要支流。司马迁曾在《史记》里写道:“夜郎国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这是史籍关于北盘江最早的记载。

时移世异,沧海桑田。蕴藏着丰富水能资源的北盘江,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得到了有效开发利用。在多座水电站相继建成投运,大量清洁电能源源不断输送到东南各省的同时,仿佛天沟地缝般的北盘江,还以其地处乌蒙山腹地,曾是“滇黔锁钥”的姿态,托举起包括被誉为“世界第一高桥”的高速公路北盘江大桥在内的多座世界级桥梁而闻名于世。

气势磅礴、一泻千里的北盘江,从大山和历史的深处,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路奔腾而来,注定会迎来骄傲和自豪的时刻。

北盘江鱼类增殖放流站.jpg

北盘江鱼类增殖放流站

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曾经有人担忧,开发就意味着破坏,至少一定程度上如此。何况,北盘江作为珠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组成部分,又处于环境极其脆弱的喀斯特山区,其生物多样性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过,作为一家秉持诚信精神、崇尚公德意识,勇于肩负社会责任的企业,不仅深谙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更懂得注重社会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的道理。

基于这些思考,光照水电站在建设之初,就未雨绸缪,谋划在前,明确了“秉持诚信精神、肩负社会责任、守护生态底线、开发保护同步、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把保护北盘江流域总体生态环境的平衡,放到同于企业生命的位置,以期实现企业生产经营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光照水电站作为北盘江干流(茅口以下)梯级水电站的龙头电站,在配套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的同时,还首创了进水口叠梁门分层取水装置,移植淹没区古树名木集中保护,协助建立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自然保护区等等,用行之有效的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


为野生动植物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园

北盘江里,生活着多种回游鱼类。拦河筑坝,水位抬升,这些鱼类的产卵场、食饵场和越冬场等生活环境被淹没,将对它们的生存繁衍,带来严重影响。为减轻水电站的建设及运行,对以回游鱼类为主的水生生物的影响,光照水电站在厂区建设了鱼类增殖放流站,作为三个水电站的永久附属配套设施。放流站配备了水产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每年负责从北盘江水体里,捕捞、挑选、运送、暂养亲鱼母本,然后进行人工催产、受精、孵化、鱼苗和种鱼培育。当由野生亲本繁殖的子一代鱼苗达到一定规格,且体格健壮、没有伤残和病害后,才选择适宜的季节和天气,向天然水体里放流。这些鱼类,主要有珍稀特有品种长臀鮠、光倒刺鲃、花䱻和白甲鱼等。这是一项专业性很强、技术难度较高的工作,仅就这四种鱼而言,它们需要的饲料、水温等条件都不同,为了保障它们能在最逼真的野外环境下成长,增殖放流站的职工们任劳任怨,尽心竭力。

迄今为止,已经累计向流域水体放流珍稀鱼苗700多万尾,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

光照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活动.jpg

光照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活动

光照水电站首创的进水口叠梁门分层取水装置,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这一装置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其取用水库表层的水来发电。因为表层水接近自然水温,从而保证从水轮机里下泻的水温适应下游水生生物的生长。

很多水电站的水流在通过引水隧道,带动发电机之前,只有前池栏污栅装置。但光照水电站的同样位置,却多了六扇叠梁门。仅这六扇叠梁门,就直接增加投资7000多万元,每年还要付出100多万的运行成本。

采用叠梁门和钢筋混凝土墙,挡住了水库中的下层低温水,使水库表层水可以通过取水孔叠梁门顶部,进入引水隧道。随着季节的变化,库区水位也在升降变化。运行人员根据水位的变化或下游水温的需要,提起或放下相应数量的叠梁门,即可达到引用水库表层水的效果。在实际使用中,光照水电站还解决了过栅流速、有害漩涡、流态等复杂的技术难题,尤其是在每年的汛期,几乎每天都要通过检修闸门,人工调节叠梁门的高度。调节的时候,三个职工互相协作,最少也要花费半天时间。叠梁门技术的成功使用,开创了国内通过工程措施,解决生态保护难题的先河。

光照水电站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又一举措,是给上游的黑叶猴留出栖居空间。按照正常设计,库区蓄水位本来还可以提高一米,这就意味着提高库容量,从而提高发电量。但如果这样,生活在上游不远地方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野钟黑叶猴,将因此失去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它们,光照水电站放弃了这一米水位,保留了几公里长的天然河段。并与六盘水市林业局,签订《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调整补偿协议》,通过一次性补偿投资,协助建立了2000余亩的黑叶猴自然保护区。

光照水电站移植的珍稀古树.jpg

光照水电站移植的珍稀古树

漫步光照水电站办公及生活区,外来客人都会明显地感到,那是一个花园式工厂。除了常开不败的各种花卉、四季常青的草木,还有随处可见、合抱大小、枝繁叶茂的黄葛树、青香木、毛红椿等名贵珍稀树种。这些古树名木,树龄都在百年以上,最老的一株已有500多岁了。

在工程建设期间,这些散落在淹没区各处的树木,作为珍贵的自然遗产,如果不将其移植进行保护,无疑是暴殄天物。为抢救它们,光照水电站邀请贵州农科院的环保专家,进行鉴定,并将值得保护的进行移植。然而,它们都生长在深山峡谷里,要实施移植,非常困难,有的地方,甚至要开辟临时道路。有些则被当地居民视为“神树”,必须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在付出大量的人财物力后,合计移栽了古树、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黄葛树、青香木、毛红椿等44株,还有一批草本药材如天门冬、淫羊藿等,可谓用心良苦,难能可贵。

据不完全统计,光照水电站在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方面,投资超过了2.5亿。但对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光照分公司但问耕耘,不计收获,义无返顾。


“水电环保典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终将有回报。

光照水电站建设与营运过程中,采用分层取水、鱼类增殖放流、库区古树名木移植、黑叶猴保护,以及西泌河挡水坝拆除、渣料场及施工区水土保持工程等多项环保措施,得到了国家环保部专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水电环保典范”。其中,库区古树名木移植保护,在国际环保节上,推广交流。

这些基于守护生态底线,基于诚信建设和道德建设的保护措施,早已成了一种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地影响每一个“光照人”,使他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地参与和投身到环境保护和治理中来。久而久之,便演化和上升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反过来规范和引领着大家的行为。

秉承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求实、创新、和谐、奋进”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光照水电站的建成投产,在国内第一个同时获得国际RCC里程碑奖和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等多项优异成绩,受到了业界的瞩目。投入运营以来,实现了安全运行4000多天,累计发电量220多亿千瓦时,提供税收10亿多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光照水电站采取分层取水措施.jpg

光照水电站采取分层取水措施

光照分公司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守护生态底线,先后获得全国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职工书屋、第八届“母亲河”绿色贡献奖,贵州省文明单位、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华电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

在法制不断健全和完善,但仍有少数缺乏责任的企业,不重视环境问题,继续偷排“三废”的背景下,光照分公司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秉持诚信精神、崇尚公德意识,守护生态底线、肩负社会责任,切实把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建设美丽中国、维护生态环境不计得失,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做法和经验,无疑值得褒奖和弘扬。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汉字密码——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甲骨文
  •   返回
  •  下一篇:让生命之花绚丽绽放——学生自杀原因及预防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