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艺苑 >
  • 原来,山旅大会选"贵州龙"当吉祥物,还有这样的故事…

原来,山旅大会选"贵州龙"当吉祥物,还有这样的故事…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中国黔西南网 | 2018-07-25 21:57    [转载]

    2017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吉祥物,是一只小龙,浅蓝色,长脖子,身着布依族服饰。

    

    它叫“黔小龙”!

    

    为什么选择龙作为吉祥物?它和贵州有什么关系?和山旅大会有何关联?这个浑身浅蓝色的萌物,身上藏着什么秘密?

    

    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卡通形象,背后的精彩故事一点都不少。

    

    黔小龙的原型是“贵州龙”。

      

    乍一看"贵州龙"的名字,很多人会以为它是恐龙。实际上,贵州龙是一种带有“龙”字而不是恐龙的爬行动物,和恐龙最多能算得上“远亲”。

    

    贵州龙生活在三叠纪中期的贵州黔西南,距今2.1亿年,那时,兴义一带还是一片泽国。

    

    贵州龙小脑袋、长脖子,身体宽扁,很像后来出现的蛇颈龙。它四肢仍保留趾爪,能像鳄鱼一样匍匐前行。它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里,宽大的脚掌及细长的尾巴很适于在水中游泳。

    

    距离现在大约2.3亿年到6500万年的那段时间,在地球上最繁盛的生物是爬行动物,但爬行动物的类型繁多,有陆地上耀武扬威的恐龙,也有像贵州龙一样生活在海洋里的水生爬行动物,就连天上飞的翼龙,也属于爬行类动物。总之,那时的爬行动物占据了水、陆、空各方。

      

    驰名中外的贵州龙动物群化石产于兴义市布依族聚居的顶效镇绿荫山村,位于兴义市区东北13公里。当时国内外多家电视台、电台、报刊大量报道,引起轰动。因动物群产地面积宽、品种新、藏量丰,而使兴义被誉为“龙的故乡”。

      

    别看兴义现在山清水秀,在中生代三叠纪时期,这里却是另外一番风景:一望无际的大海,在浩瀚的海面上,不时出没着各种四只脚的爬行动物。

      

    沧海桑田,当初的大海变成"地无三尺平"的崇山峻岭,同时也造就了风景迷人的兴义胜景。


    黔小龙来自“龙的故乡”,可谓“根正苗红”,加上龙又是中国人传统的文化象征符号,我们以“龙的传人”自居,因此对于这个萌物更有一种天然的偏爱。

      

    虽然一出世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黔小龙也没有忘记自己作为吉祥物的使命,它必须让更多人记住贵州,记住黔西南,记住山旅大会。

      

    当然,黔小龙的设计者,也在它的身上,寄予的无数美好的寓意,让它也不遗余力地为家乡“代言”。

      

    黔小龙整体色调以湛蓝色为主,如万峰湖的湖水,体现了其主要生活在水中的特征,而背鳍和尾巴上绚丽的彩色,与多彩贵州相呼应。其头脖、身体、尾巴的长度比例与贵州龙的比例类似。

      

    黔小龙的背鳍如高低起伏、连绵不绝的美丽万峰林,其眼睛明媚有神,又不失坚毅,反映出其善良、乐观的特点。而那一抹粉色的眼睑是其标志特色之一,体现了其调皮可爱的特征。胸前的一道道白色横线,是24道拐的抽象。可爱的小嘴,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龙。黔小龙身穿布依族服饰,传统又不失现代。

    

    它勇敢、坚强、善良、正直、乐观、幽默而又活泼可爱的个性,也正是黔西南州城市形象的代表。

     

    作为2017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吉祥物,“黔小龙”又如何代表本届大会“天人合一 健康生活”的主题?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是一个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可谓之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山地旅游的文化灵魂,贵州因山而名、因山而特、因山而灵,绿水青山,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绿色资本”。这与“天人合一”的内涵完全吻合: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天地人三者相互对应、相互联系。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做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实现相融共荣、和谐共生,最终实现万物竟成。

      

    山地旅游和户外运动,都是弘扬探索精神、亲近自然、享受健康生活的选择。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融入其中,方能够领会所有生命的语言,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大自然的旋律交融相和,方能取得对方生命的信任并和谐共存。

      

    从2.1亿年前的贵州龙生活在兴义,到龙的故乡迎来以贵州龙原型的黔小龙,再到以龙的传人自居的我们再次聚首,这不失为一个有趣的轮回。

      

    数亿年的轮回后,黔小龙的出现,无疑提醒着我们天人合一的理念与健康生活的态度。


(文:中国黔西南网)





  •  上一篇:兴义市地名说源
  •   返回
  •  下一篇:兴义酒文化“三十六技”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艺苑 >
  • 原来,山旅大会选"贵州龙"当吉祥物,还有这样的故事…

原来,山旅大会选"贵州龙"当吉祥物,还有这样的故事…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中国黔西南网 | 2018-07-25 21:57    [转载]

    2017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吉祥物,是一只小龙,浅蓝色,长脖子,身着布依族服饰。

    

    它叫“黔小龙”!

    

    为什么选择龙作为吉祥物?它和贵州有什么关系?和山旅大会有何关联?这个浑身浅蓝色的萌物,身上藏着什么秘密?

    

    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卡通形象,背后的精彩故事一点都不少。

    

    黔小龙的原型是“贵州龙”。

      

    乍一看"贵州龙"的名字,很多人会以为它是恐龙。实际上,贵州龙是一种带有“龙”字而不是恐龙的爬行动物,和恐龙最多能算得上“远亲”。

    

    贵州龙生活在三叠纪中期的贵州黔西南,距今2.1亿年,那时,兴义一带还是一片泽国。

    

    贵州龙小脑袋、长脖子,身体宽扁,很像后来出现的蛇颈龙。它四肢仍保留趾爪,能像鳄鱼一样匍匐前行。它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里,宽大的脚掌及细长的尾巴很适于在水中游泳。

    

    距离现在大约2.3亿年到6500万年的那段时间,在地球上最繁盛的生物是爬行动物,但爬行动物的类型繁多,有陆地上耀武扬威的恐龙,也有像贵州龙一样生活在海洋里的水生爬行动物,就连天上飞的翼龙,也属于爬行类动物。总之,那时的爬行动物占据了水、陆、空各方。

      

    驰名中外的贵州龙动物群化石产于兴义市布依族聚居的顶效镇绿荫山村,位于兴义市区东北13公里。当时国内外多家电视台、电台、报刊大量报道,引起轰动。因动物群产地面积宽、品种新、藏量丰,而使兴义被誉为“龙的故乡”。

      

    别看兴义现在山清水秀,在中生代三叠纪时期,这里却是另外一番风景:一望无际的大海,在浩瀚的海面上,不时出没着各种四只脚的爬行动物。

      

    沧海桑田,当初的大海变成"地无三尺平"的崇山峻岭,同时也造就了风景迷人的兴义胜景。


    黔小龙来自“龙的故乡”,可谓“根正苗红”,加上龙又是中国人传统的文化象征符号,我们以“龙的传人”自居,因此对于这个萌物更有一种天然的偏爱。

      

    虽然一出世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黔小龙也没有忘记自己作为吉祥物的使命,它必须让更多人记住贵州,记住黔西南,记住山旅大会。

      

    当然,黔小龙的设计者,也在它的身上,寄予的无数美好的寓意,让它也不遗余力地为家乡“代言”。

      

    黔小龙整体色调以湛蓝色为主,如万峰湖的湖水,体现了其主要生活在水中的特征,而背鳍和尾巴上绚丽的彩色,与多彩贵州相呼应。其头脖、身体、尾巴的长度比例与贵州龙的比例类似。

      

    黔小龙的背鳍如高低起伏、连绵不绝的美丽万峰林,其眼睛明媚有神,又不失坚毅,反映出其善良、乐观的特点。而那一抹粉色的眼睑是其标志特色之一,体现了其调皮可爱的特征。胸前的一道道白色横线,是24道拐的抽象。可爱的小嘴,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龙。黔小龙身穿布依族服饰,传统又不失现代。

    

    它勇敢、坚强、善良、正直、乐观、幽默而又活泼可爱的个性,也正是黔西南州城市形象的代表。

     

    作为2017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吉祥物,“黔小龙”又如何代表本届大会“天人合一 健康生活”的主题?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是一个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可谓之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山地旅游的文化灵魂,贵州因山而名、因山而特、因山而灵,绿水青山,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绿色资本”。这与“天人合一”的内涵完全吻合: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天地人三者相互对应、相互联系。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做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实现相融共荣、和谐共生,最终实现万物竟成。

      

    山地旅游和户外运动,都是弘扬探索精神、亲近自然、享受健康生活的选择。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融入其中,方能够领会所有生命的语言,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大自然的旋律交融相和,方能取得对方生命的信任并和谐共存。

      

    从2.1亿年前的贵州龙生活在兴义,到龙的故乡迎来以贵州龙原型的黔小龙,再到以龙的传人自居的我们再次聚首,这不失为一个有趣的轮回。

      

    数亿年的轮回后,黔小龙的出现,无疑提醒着我们天人合一的理念与健康生活的态度。


(文:中国黔西南网)





  •  上一篇:兴义市地名说源
  •   返回
  •  下一篇:兴义酒文化“三十六技”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