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专题
  • 信息
  • 好人
  • 热土
  • 综合
  • 首页 >
  • 热土黔西南> 热土 >
  • 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走进雨补鲁古寨

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走进雨补鲁古寨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 | 2023-05-10 20:42    [原创]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古人十分注重“立夏”的礼俗,很多的活动也是在立夏之日举行。5月7日,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带着“崇礼主敬必诚信”的主题精神,走进清水河镇联丰村雨补鲁古寨。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 是中国文化之心,中华礼仪,天、地、人无所不包,经由礼治,逐步走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_YXQ7071.jpg


在古老的石头寨门前,一下车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就“收到”清水河黔西社区老年协会的朋友们为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送上的迎客调。这不就是《礼记》中的迎客之礼!迎客之仪吗?

千年以来,《礼记》指导中国人做一个彬彬有礼的君子,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与自然和谐共存,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古石寨门前,从选取的《礼记·经解》“六教得失”切入,诵读了《礼记·经解》的部分内容。文字简练,却意味深长。这个部分的精神内容可以作为理解《礼记》,乃至“经学”的一个切入点。

雨补鲁古寨可谓是一处“世外桃源”,整个村寨坐落在一个天坑里,四面群山环抱,土壤肥沃、树木繁茂,有良田、泉眼、石屋、古树、古井、榕树、河道……走进雨补鲁,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能寻到心中期望的那一丝乡愁。雨补鲁陈氏先祖把中原的古幡文化带到了这里,他们仿照宫廷制作了管乐器材。至今雨补鲁的百姓们都经常在思乡台上弹奏古幡曲、跳古幡舞蹈,举行走幡活动,秉承君子之道,依礼而行。这些都跟“礼”息息相关。“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在古老的榕树下,大家诵读《礼记·曲礼上》和《礼记·月令》的节选片段。


_YXQ6912.jpg


_YXQ6920.jpg


_YXQ7005.jpg


从“六教得失”到“礼定亲疏”,在梁喜明老师的引领下,在诵读声中,在古朴的“八音”古曲中,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受到洗礼。“礼之一字”贯穿千古,中华之礼,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文化、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礼”的范围也非常的广博,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个人的修身养性,人际的交往,国家典制、乃至人和自然的相处之道,都属于“礼”的范畴。西周建立之初,武王、周公就提出了勤政爱民的治国理念。周公“制礼作乐”把“德治”的这样一套纲领转化成为可以操作的一套体系。奠定了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中华民族倡导德治的基石和中华文明的底蕴,修心崇礼,修行守法,行主敬畏,秉持诚信。行至陈氏宗祠广场,大家席地而坐。带着对陈氏先祖的崇敬,带着对“礼”的思考,在主持人赵玲颐的带领下,诵读起《礼记·礼运》的“大同小康”篇。


_YXQ6986.jpg


_YXQ6937.jpg


_YXQ6991.jpg


坐在石阶上的奶奶,在诵读声中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主持人赵玲颐问老人家:“奶奶,你们听得懂什么意思不?”奶奶说:“你们读的我听不懂,但你讲的就懂得(释义),就是生活好勒,有衣服穿、有饭吃、有政府关心……”。其实奶奶们脸上的笑就已经诠释了“大同小康”篇当中讲述到的“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

《礼记》所包含的内容是独具匠心、包罗万象的。后来“四书”当中的《大学》《中庸》,就是取自当中的两篇。《大学》记载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中庸》里的“中正、平和”这样一些为人处事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底蕴。


_YXQ7050(1).jpg


_YXQ7052.jpg


_YXQ7048.jpg


我们感谢生活在这样一个有着灿烂文明的国度,感谢生活在一个安定富强的国家。一个人最核心的成长是道德成长,“德行立于已志”在一千八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旧可以为这份风骨而震撼。它启迪我们去寻找“以礼敬人,以礼克己的”品质,让我们在《礼记》的指引下秉承君子之道,依礼而行,修心崇礼,修行守法,做崇礼主敬讲诚信的健行者。继续前行,朗千年经典,思百味人生!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 作者 ‖  文:赵玲颐  图:梁喜明、朱先祥、岳林、陈欣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  上一篇:黔西南州2018年高考取得“两提升三创造”优异成绩
  •   返回
  •  下一篇: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入选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名单  
  • 首页 >
  • 热土黔西南> 热土 >
  • 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走进雨补鲁古寨

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走进雨补鲁古寨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 | 2023-05-10 20:42    [原创]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古人十分注重“立夏”的礼俗,很多的活动也是在立夏之日举行。5月7日,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带着“崇礼主敬必诚信”的主题精神,走进清水河镇联丰村雨补鲁古寨。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 是中国文化之心,中华礼仪,天、地、人无所不包,经由礼治,逐步走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_YXQ7071.jpg


在古老的石头寨门前,一下车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就“收到”清水河黔西社区老年协会的朋友们为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送上的迎客调。这不就是《礼记》中的迎客之礼!迎客之仪吗?

千年以来,《礼记》指导中国人做一个彬彬有礼的君子,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与自然和谐共存,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古石寨门前,从选取的《礼记·经解》“六教得失”切入,诵读了《礼记·经解》的部分内容。文字简练,却意味深长。这个部分的精神内容可以作为理解《礼记》,乃至“经学”的一个切入点。

雨补鲁古寨可谓是一处“世外桃源”,整个村寨坐落在一个天坑里,四面群山环抱,土壤肥沃、树木繁茂,有良田、泉眼、石屋、古树、古井、榕树、河道……走进雨补鲁,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能寻到心中期望的那一丝乡愁。雨补鲁陈氏先祖把中原的古幡文化带到了这里,他们仿照宫廷制作了管乐器材。至今雨补鲁的百姓们都经常在思乡台上弹奏古幡曲、跳古幡舞蹈,举行走幡活动,秉承君子之道,依礼而行。这些都跟“礼”息息相关。“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在古老的榕树下,大家诵读《礼记·曲礼上》和《礼记·月令》的节选片段。


_YXQ6912.jpg


_YXQ6920.jpg


_YXQ7005.jpg


从“六教得失”到“礼定亲疏”,在梁喜明老师的引领下,在诵读声中,在古朴的“八音”古曲中,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受到洗礼。“礼之一字”贯穿千古,中华之礼,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文化、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礼”的范围也非常的广博,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个人的修身养性,人际的交往,国家典制、乃至人和自然的相处之道,都属于“礼”的范畴。西周建立之初,武王、周公就提出了勤政爱民的治国理念。周公“制礼作乐”把“德治”的这样一套纲领转化成为可以操作的一套体系。奠定了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中华民族倡导德治的基石和中华文明的底蕴,修心崇礼,修行守法,行主敬畏,秉持诚信。行至陈氏宗祠广场,大家席地而坐。带着对陈氏先祖的崇敬,带着对“礼”的思考,在主持人赵玲颐的带领下,诵读起《礼记·礼运》的“大同小康”篇。


_YXQ6986.jpg


_YXQ6937.jpg


_YXQ6991.jpg


坐在石阶上的奶奶,在诵读声中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主持人赵玲颐问老人家:“奶奶,你们听得懂什么意思不?”奶奶说:“你们读的我听不懂,但你讲的就懂得(释义),就是生活好勒,有衣服穿、有饭吃、有政府关心……”。其实奶奶们脸上的笑就已经诠释了“大同小康”篇当中讲述到的“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

《礼记》所包含的内容是独具匠心、包罗万象的。后来“四书”当中的《大学》《中庸》,就是取自当中的两篇。《大学》记载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中庸》里的“中正、平和”这样一些为人处事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底蕴。


_YXQ7050(1).jpg


_YXQ7052.jpg


_YXQ7048.jpg


我们感谢生活在这样一个有着灿烂文明的国度,感谢生活在一个安定富强的国家。一个人最核心的成长是道德成长,“德行立于已志”在一千八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旧可以为这份风骨而震撼。它启迪我们去寻找“以礼敬人,以礼克己的”品质,让我们在《礼记》的指引下秉承君子之道,依礼而行,修心崇礼,修行守法,做崇礼主敬讲诚信的健行者。继续前行,朗千年经典,思百味人生!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 作者 ‖  文:赵玲颐  图:梁喜明、朱先祥、岳林、陈欣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  上一篇:黔西南州2018年高考取得“两提升三创造”优异成绩
  •   返回
  •  下一篇: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入选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名单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