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专题
  • 信息
  • 好人
  • 热土
  • 综合
  • 首页 >
  • 热土黔西南> 热土 >
  • 黔西南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黔西南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金州大视野 | 2020-06-05 09:55    [原创]

6月4日,州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会议发布了2019年黔西南州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黔西南州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稳定态势。全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4%。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20,同比下降6.8%,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全州38条主要河流45个水质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100%,18个重要湖库23条垂线水质优良率100%,全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3个,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州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2个,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州乡镇及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9%,总体上满足乡镇居民饮用水供水要求。全州城市区域声环境昼间平均值为53.6分贝,总体水平达到二级,声环境质量等级“较好”。全州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值为63.8分贝,强度等级为一级,声环境质量等级“好”。全州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为“良”,全州辐射环境、重金属环境质量总体安全稳定,维持原有良好水平。

微信图片_20200605093550.png

据了解,2019年全州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及管理指数三项经济发展综合测评指标分别排全省第一、第二、第二位,同比分别上升1位、3位、4位。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合考评均获全省第一。

会上,发布了2020年全州生态环境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具体目标是:

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各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以上,力争达到10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15年下降18%。

水环境质量指标: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防止出现劣于Ⅴ类水体断面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

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指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得到进一步管控。

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测评指标:大气环境质量及管理指数、水环境质量及管理指数、土壤环境质量及管理指数三项指标在2019年全省位次基础上保位争先,确保分别达到第一、第二、第二位,力争全部第一。

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省下达的目标以内。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及管理指数稳定保持全省前列。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安全有效保障。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间300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覆盖面进一步向乡镇扩展。

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局局长唐昌应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和污染防治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同时也是保障“十四五”顺利起航的奠基之年。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短板”问题仍较突出,环境污染的结构型、资源型、复合型的特点没有变,污染源点多面广、环境监管难的现状没有变,遭遇战、攻坚战、持久战并存的局面没有变,做好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作者: 赵佳玲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黔西南州2018年高考取得“两提升三创造”优异成绩
  •   返回
  •  下一篇: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开展第25个全国爱眼日系列宣传活动  
  • 首页 >
  • 热土黔西南> 热土 >
  • 黔西南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黔西南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金州大视野 | 2020-06-05 09:55    [原创]

6月4日,州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会议发布了2019年黔西南州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黔西南州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稳定态势。全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4%。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20,同比下降6.8%,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全州38条主要河流45个水质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100%,18个重要湖库23条垂线水质优良率100%,全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3个,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州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2个,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州乡镇及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9%,总体上满足乡镇居民饮用水供水要求。全州城市区域声环境昼间平均值为53.6分贝,总体水平达到二级,声环境质量等级“较好”。全州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值为63.8分贝,强度等级为一级,声环境质量等级“好”。全州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为“良”,全州辐射环境、重金属环境质量总体安全稳定,维持原有良好水平。

微信图片_20200605093550.png

据了解,2019年全州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及管理指数三项经济发展综合测评指标分别排全省第一、第二、第二位,同比分别上升1位、3位、4位。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合考评均获全省第一。

会上,发布了2020年全州生态环境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具体目标是:

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各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以上,力争达到10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15年下降18%。

水环境质量指标: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防止出现劣于Ⅴ类水体断面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

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指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得到进一步管控。

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测评指标:大气环境质量及管理指数、水环境质量及管理指数、土壤环境质量及管理指数三项指标在2019年全省位次基础上保位争先,确保分别达到第一、第二、第二位,力争全部第一。

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省下达的目标以内。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及管理指数稳定保持全省前列。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安全有效保障。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间300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覆盖面进一步向乡镇扩展。

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局局长唐昌应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和污染防治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同时也是保障“十四五”顺利起航的奠基之年。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短板”问题仍较突出,环境污染的结构型、资源型、复合型的特点没有变,污染源点多面广、环境监管难的现状没有变,遭遇战、攻坚战、持久战并存的局面没有变,做好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作者: 赵佳玲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黔西南州2018年高考取得“两提升三创造”优异成绩
  •   返回
  •  下一篇: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开展第25个全国爱眼日系列宣传活动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