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交流分享 >
  • 笔山书院山斗堂听讲记

笔山书院山斗堂听讲记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吴晓武 | 2025-04-07 11:02    [原创]

编者按:2025年4月6日,由笔山教育院和金州国学读书会主办的共读《笔山书院》第2期举行,主讲为书法家、作家、资深学者、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传学院退休教授熊洪斌,作者吴晓武先生以文分享。


微信截图_20250407110004.png


乙巳三月初九日申时,余初诣笔山书院山斗堂,聆讲座之盛。堂宇新构,轩敞明净,士子咸集,肃然有序。

讲座肇始,魏敏女史主之,仪度端雅,言辞清朗。继而熊洪斌先生登坛,以"书院文化"为题,正本清源,钩沉稽古。从先秦至唐宋书院之兴,中西贯通,迄明清讲学之盛,脉络粲然;及笔山书院沧桑数百年,前世今生,娓娓道来。其言质实有据,不虚美,不隐恶,听者闻之肃然。余坐堂下,但觉古贤设教之风,复现于今。夫书院者,非徒屋宇之谓,实文脉所系也。熊公所述,既明往迹,复启来思,诚多裨益。日影西斜,讲座乃毕,众皆怅怅不忍去。

是日也,新知旧学,中西合壁,交融于心,因略记其概,以志不忘云。并发先师倪公雅男遗作七律《笔山书院》以纪之,诗曰:

心诚闻讯硕儒来,天榜幽兰带笑开。

刘氏堪为遗爱守,先生岂只咏风怀。

鱼池旭日当时盛,桂树秋霜我辈哀。

山长于今能否问,谁是圭璋手执才?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  作者  ‖  吴晓武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  上一篇:解读布依族第一土语区纺织与服饰文化----走进贵州省望谟县祥乐纺织文化村
  •   返回
  •  下一篇:无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交流分享 >
  • 笔山书院山斗堂听讲记

笔山书院山斗堂听讲记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吴晓武 | 2025-04-07 11:02    [原创]

编者按:2025年4月6日,由笔山教育院和金州国学读书会主办的共读《笔山书院》第2期举行,主讲为书法家、作家、资深学者、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传学院退休教授熊洪斌,作者吴晓武先生以文分享。


微信截图_20250407110004.png


乙巳三月初九日申时,余初诣笔山书院山斗堂,聆讲座之盛。堂宇新构,轩敞明净,士子咸集,肃然有序。

讲座肇始,魏敏女史主之,仪度端雅,言辞清朗。继而熊洪斌先生登坛,以"书院文化"为题,正本清源,钩沉稽古。从先秦至唐宋书院之兴,中西贯通,迄明清讲学之盛,脉络粲然;及笔山书院沧桑数百年,前世今生,娓娓道来。其言质实有据,不虚美,不隐恶,听者闻之肃然。余坐堂下,但觉古贤设教之风,复现于今。夫书院者,非徒屋宇之谓,实文脉所系也。熊公所述,既明往迹,复启来思,诚多裨益。日影西斜,讲座乃毕,众皆怅怅不忍去。

是日也,新知旧学,中西合壁,交融于心,因略记其概,以志不忘云。并发先师倪公雅男遗作七律《笔山书院》以纪之,诗曰:

心诚闻讯硕儒来,天榜幽兰带笑开。

刘氏堪为遗爱守,先生岂只咏风怀。

鱼池旭日当时盛,桂树秋霜我辈哀。

山长于今能否问,谁是圭璋手执才?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  作者  ‖  吴晓武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  上一篇:解读布依族第一土语区纺织与服饰文化----走进贵州省望谟县祥乐纺织文化村
  •   返回
  •  下一篇:无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