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学术 >
  • 兴义五属与盘江八属

兴义五属与盘江八属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罗松 | 2020-06-17 14:18    [原创]

在黔西南乃至省城贵阳,经常能够听到“盘江八属”这一说法,指的是如今贵州西南部南盘江和北盘江流域的广袤土地。历史有些巧合,现在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正好有七县一市,辖下县市正好符合“八”之数。于是,有许多朋友特别是年轻朋友误认为“盘江八属”就是如今的黔西南州。


实际上,盘江八属于民国时期才形成,是由清代的兴义五属及普安直隶厅(厅治盘县)衍变而来。如果再追探其历史沿革,则是异常纷繁复杂。


众所周知,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以黔西南为中心,暴发了声势浩大的白旗军起义,史称“红白旗战争”,具体时间为1858年到1872年。由于起义军以回民为主,当时兴义以西云南省内正好有著名的回民杜文秀起义,于是黔西南地区的白旗军就有西进云南与杜文秀军汇合的军事计划。无奈,此时兴义强横的下五屯刘氏团练横亘云贵之间,兴义一县战事亦异常激烈。兴义县城,曾经三次被白旗军攻占。


同治三年(1864年)二月初五,清军、团练第一次克复兴义县城。此战,下五屯刘氏官字辈兄弟中的老二刘官霖战死于兴义南门外;老大刘官箴两次亲率团练鏖战东门,战功卓著。县城克复,刘官箴因“功”受到清政府的嘉奖,保署安义镇左营游击,官阶正三品。之后,由于刘官箴制造了著名的“兴义教案”,阻止了法国天主教势力渗入黔西南,深为法国方面不满,逼迫清政府严肃处理。为了给法国方面交待,刘官箴最终被谋杀于捧乍。刘氏团练的军权由其三弟刘官礼继承。


同治五年七月二十四日(1866年9月2日),白旗军马仲部第二次攻占兴义县城。之后,刘官礼在其根据地下五屯永康堡与卸任知县陈世镇、左营游击徐遇恩谋划,由刘官礼调集各乡团练全力攻城,第二次克复兴义县城。此战,刘官礼因军功得保同知,总办兴义五属团务;清政府还擢升其四弟刘官德署左营游击加副将衔。


在这一事件中,刘官礼最终被清政府授权总办兴义五属团练,实际上,就是将当时兴义府的军事全权委托他负责。


此时的兴义五属,在由晚清名臣张之洞之父张锳纂修,刻印发行于咸丰四年(1854年)的《兴义府志》里归纳得十分清楚,即:兴义府(治今安龙县城)亲辖地区、兴义县(治今兴义市黄草街道办事处)、普安县(治今普安县城)、安南县(治今睛隆县城)、贞丰州(治今贞丰县城)。而当时的盘县不属兴义府,为普安直隶厅(治今盘县县城)。


在当时的兴义五属中,没有如今的兴仁县、册亨县和望谟县。但这些地方当然不会不存在。


早在嘉庆三年(1798年)以布依族群众为主的南笼起义被朝廷镇压之后,改普安州判官为县丞,驻新城,即如今的兴仁县。白旗起义之时,白旗军曾长期以兴仁县作为根据地,并在此建立了政权。如今兴仁县的元帅府等,即为佐证。至民国元年(1912年)九月,划原属普安县的部分地域,新设置新城县。民国三年(1914年)元月,改名兴县,当年七月,又改名兴仁县。


册亨县的情况,较之兴仁,同样复杂。之前,册亨地区属广西行省,清雍正五年(1727年)划入贵州,置册亨同知管理,属新建的永丰州。南笼起义后,永丰州更名贞丰州,册亨同知亦属之。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兴义县是平定嘉庆二年(1797年)南笼起义后所置,在之前,册亨同知所管理的地区,就包括之后兴义县的部分地区。现兴义市巴结镇箐口村有一通落款嘉庆九年(1804年)的高寨晓谕碑,就记载有:……访查得巴结、者安二亭前在册亨地方……这通碑刻清晰的记录了黔西南地区部分行政区划的变迁。时间延续至民国三年(1914年),才将册亨设置为册亨县。


望谟县的设立,时间就要晚得多了,直至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才分出贞丰县东南部的区域设置该县。


如今的黔西南七县一市均设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称之为“盘江八属”似乎也有道理。但传统的“盘江八属”却又包括了盘县,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历史上,盘县与黔西南的关系可谓盘根错节。


兴义府的前身为雍正五年(1727年)由南笼厅升格的南笼府,辖普安州、普安县、安南县、永丰州,增设普安州判于黄草坝。其中的普安州治所即为盘县。南笼起义后,改南笼府为兴义府,并新设置了兴义县于黄草坝。嘉庆十四年(1809年),升普安州为普安直隶州,脱离兴义府的管辖,并将兴义县划属。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改普安直隶州为普安直隶厅,驻同知管理,又将兴义县归还,仍属兴义府管辖。至宣统元年(1909年),普安直隶厅改名为盘州厅。民国成立后,于民国三年(1914年)一月,正式改厅为县,名盘县。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就会注意一个时间段——民国三年,即1914年。这一年,在黔西南地区新成立了兴仁县、册亨县;如今的盘县,也改厅置县。


而在这一年,民国政府撤销了兴义府,设立贵西道,道署驻现在的安龙县。至民国九年(1920年),贵西道被撤除,各县直属贵州省管辖。


中华民国初期,贵州省的实权掌握在著名的兴义系军政集团手中,之后由于内讧不断,逐渐被桐梓系军政集团取代。但这两个时期,国民政府均无法染指贵州军民两政。转机出现在红军长征之时,国民政府借助追击南下的红军进入贵州,中央势力彻底取代贵州军阀势力。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控制了贵州的国民政府开始在贵州实施行政督察专员制度,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批准,贵州全省共划分为11个行政督察区。这其中,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兴仁县,辖有兴仁、兴义、安龙、贞丰、安南、普定、册亨、盘县共8个县。“盘江八属”自此正式形成,也称为“盘八地区”。


而此时,距望谟县成立,还有6年的时间。


作者简介:罗松,中共兴义市委党校(市行政学校)科研信息科科长,出版发表过《黎峨杂记》、《兴义史话》、《石头记忆》、《猫猫洞——兴义人最早的家》、《龙广卧雪山庄》等论著、论文。201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永康堡》获第二届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金贵新人奖。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作者:罗松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汉字密码——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甲骨文
  •   返回
  •  下一篇:传统村落,回归自然与人文之美(乡村振兴,艺术何为?)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学术 >
  • 兴义五属与盘江八属

兴义五属与盘江八属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罗松 | 2020-06-17 14:18    [原创]

在黔西南乃至省城贵阳,经常能够听到“盘江八属”这一说法,指的是如今贵州西南部南盘江和北盘江流域的广袤土地。历史有些巧合,现在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正好有七县一市,辖下县市正好符合“八”之数。于是,有许多朋友特别是年轻朋友误认为“盘江八属”就是如今的黔西南州。


实际上,盘江八属于民国时期才形成,是由清代的兴义五属及普安直隶厅(厅治盘县)衍变而来。如果再追探其历史沿革,则是异常纷繁复杂。


众所周知,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以黔西南为中心,暴发了声势浩大的白旗军起义,史称“红白旗战争”,具体时间为1858年到1872年。由于起义军以回民为主,当时兴义以西云南省内正好有著名的回民杜文秀起义,于是黔西南地区的白旗军就有西进云南与杜文秀军汇合的军事计划。无奈,此时兴义强横的下五屯刘氏团练横亘云贵之间,兴义一县战事亦异常激烈。兴义县城,曾经三次被白旗军攻占。


同治三年(1864年)二月初五,清军、团练第一次克复兴义县城。此战,下五屯刘氏官字辈兄弟中的老二刘官霖战死于兴义南门外;老大刘官箴两次亲率团练鏖战东门,战功卓著。县城克复,刘官箴因“功”受到清政府的嘉奖,保署安义镇左营游击,官阶正三品。之后,由于刘官箴制造了著名的“兴义教案”,阻止了法国天主教势力渗入黔西南,深为法国方面不满,逼迫清政府严肃处理。为了给法国方面交待,刘官箴最终被谋杀于捧乍。刘氏团练的军权由其三弟刘官礼继承。


同治五年七月二十四日(1866年9月2日),白旗军马仲部第二次攻占兴义县城。之后,刘官礼在其根据地下五屯永康堡与卸任知县陈世镇、左营游击徐遇恩谋划,由刘官礼调集各乡团练全力攻城,第二次克复兴义县城。此战,刘官礼因军功得保同知,总办兴义五属团务;清政府还擢升其四弟刘官德署左营游击加副将衔。


在这一事件中,刘官礼最终被清政府授权总办兴义五属团练,实际上,就是将当时兴义府的军事全权委托他负责。


此时的兴义五属,在由晚清名臣张之洞之父张锳纂修,刻印发行于咸丰四年(1854年)的《兴义府志》里归纳得十分清楚,即:兴义府(治今安龙县城)亲辖地区、兴义县(治今兴义市黄草街道办事处)、普安县(治今普安县城)、安南县(治今睛隆县城)、贞丰州(治今贞丰县城)。而当时的盘县不属兴义府,为普安直隶厅(治今盘县县城)。


在当时的兴义五属中,没有如今的兴仁县、册亨县和望谟县。但这些地方当然不会不存在。


早在嘉庆三年(1798年)以布依族群众为主的南笼起义被朝廷镇压之后,改普安州判官为县丞,驻新城,即如今的兴仁县。白旗起义之时,白旗军曾长期以兴仁县作为根据地,并在此建立了政权。如今兴仁县的元帅府等,即为佐证。至民国元年(1912年)九月,划原属普安县的部分地域,新设置新城县。民国三年(1914年)元月,改名兴县,当年七月,又改名兴仁县。


册亨县的情况,较之兴仁,同样复杂。之前,册亨地区属广西行省,清雍正五年(1727年)划入贵州,置册亨同知管理,属新建的永丰州。南笼起义后,永丰州更名贞丰州,册亨同知亦属之。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兴义县是平定嘉庆二年(1797年)南笼起义后所置,在之前,册亨同知所管理的地区,就包括之后兴义县的部分地区。现兴义市巴结镇箐口村有一通落款嘉庆九年(1804年)的高寨晓谕碑,就记载有:……访查得巴结、者安二亭前在册亨地方……这通碑刻清晰的记录了黔西南地区部分行政区划的变迁。时间延续至民国三年(1914年),才将册亨设置为册亨县。


望谟县的设立,时间就要晚得多了,直至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才分出贞丰县东南部的区域设置该县。


如今的黔西南七县一市均设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称之为“盘江八属”似乎也有道理。但传统的“盘江八属”却又包括了盘县,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历史上,盘县与黔西南的关系可谓盘根错节。


兴义府的前身为雍正五年(1727年)由南笼厅升格的南笼府,辖普安州、普安县、安南县、永丰州,增设普安州判于黄草坝。其中的普安州治所即为盘县。南笼起义后,改南笼府为兴义府,并新设置了兴义县于黄草坝。嘉庆十四年(1809年),升普安州为普安直隶州,脱离兴义府的管辖,并将兴义县划属。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改普安直隶州为普安直隶厅,驻同知管理,又将兴义县归还,仍属兴义府管辖。至宣统元年(1909年),普安直隶厅改名为盘州厅。民国成立后,于民国三年(1914年)一月,正式改厅为县,名盘县。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就会注意一个时间段——民国三年,即1914年。这一年,在黔西南地区新成立了兴仁县、册亨县;如今的盘县,也改厅置县。


而在这一年,民国政府撤销了兴义府,设立贵西道,道署驻现在的安龙县。至民国九年(1920年),贵西道被撤除,各县直属贵州省管辖。


中华民国初期,贵州省的实权掌握在著名的兴义系军政集团手中,之后由于内讧不断,逐渐被桐梓系军政集团取代。但这两个时期,国民政府均无法染指贵州军民两政。转机出现在红军长征之时,国民政府借助追击南下的红军进入贵州,中央势力彻底取代贵州军阀势力。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控制了贵州的国民政府开始在贵州实施行政督察专员制度,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批准,贵州全省共划分为11个行政督察区。这其中,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兴仁县,辖有兴仁、兴义、安龙、贞丰、安南、普定、册亨、盘县共8个县。“盘江八属”自此正式形成,也称为“盘八地区”。


而此时,距望谟县成立,还有6年的时间。


作者简介:罗松,中共兴义市委党校(市行政学校)科研信息科科长,出版发表过《黎峨杂记》、《兴义史话》、《石头记忆》、《猫猫洞——兴义人最早的家》、《龙广卧雪山庄》等论著、论文。201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永康堡》获第二届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金贵新人奖。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作者:罗松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汉字密码——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甲骨文
  •   返回
  •  下一篇:传统村落,回归自然与人文之美(乡村振兴,艺术何为?)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