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专题
  • 信息
  • 好人
  • 热土
  • 综合
  • 首页 >
  • 热土黔西南> 好人 >
  • 凝心聚力战脱贫 砥砺奋进谱新篇

凝心聚力战脱贫 砥砺奋进谱新篇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中国黔西南网 | 2018-07-01 22:14    [转载]

凝心聚力战脱贫 砥砺奋进谱新篇


——贵州省、黔西南州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负责人刘桢在黔西南州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刘桢.jpg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望谟县郊纳镇的刘桢,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凝心聚力战脱贫 砥砺奋进谱新篇》。

    郊纳镇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2016年9月以来,省委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在省州县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郊纳镇党委牢牢扛起政治责任,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拼出了一条符合郊纳实际的发展新路。

    在郊纳,干部干得好不好,就是看有没有“干就是讲政治,不干就是不讲政治”的思想觉悟,就是看有没有过硬的执行力和落实力,我们按照“五步工作法”,实行班子统抓、专班推动、纪委督查,责任明确到人,任务量化到天,以“脱皮换脱贫”的劲头抓落实。

    脱贫攻坚,离不开坚强有力的攻坚队伍。我们依托省州县帮扶资源,在省州县包保领导和省发改委、州法院、州检察院、州委办、州委讲师团、州国安局、州发改委、州财政局、州司法局等部门领导的“传帮带”下,铸就了一支政治上、工作上、作风上过硬的一线作战队,形成“五级联动”攻坚作战体系。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比如,基础设施有了大改善,27公里的紫望高速二级公路连接线已完成35%,35条123公里通组公路已完成85%。又如,镇容村貌焕然一新,集镇中心小学、供水厂、污水处理厂、锦绣坊、感恩祠等18个项目已完成90%,各村美丽乡村建设今年年底全面建成。再如,搬迁新市民过上了好日子,现已有465户2273人搬迁到集镇,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动员5356人搬出大山;目前,已有266户1225人跨区搬迁到兴义、义龙,275户1217人已签订跨区搬迁协议。如今,郊纳群众正在“挪穷窝 换穷业 拔穷根”。

    去年,在贵州省秋季斗茶大赛上,郊纳八步茶被评为“古树茶王”。 八步茶是稀有的“紫茶”优质资源,我们已普查和保护百年以上古茶树86262株,按照“全产业链发展、全要素链配置、全利益链连接、全生态链建设、全责任链落实”的方式,与州宏升公司组建了一个混合所有制茶业公司,全力主攻“一镇一特”八步紫茶产业,已流转土地9600亩,种植2100亩,育苗130亩。

    在产业推进中,我们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成立了1个镇级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引进了9家企业、培育了23家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了蜂糖李2100亩、黑木耳120亩,铁皮石斛218亩、白芨150亩、通草225亩、菊花280亩、蔬菜600亩,林下鸡3万羽、商品猪6000头、蜜蜂500桶等产业。目前,已实施的产业覆盖3870户15800人(其中贫困户1658户7430人),有效带动了全镇8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春风行动”期间,共调减10800亩低产玉米地,郊纳正走向“一业为主,多业共生”的产业格局。

    在决战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中,要夺取全面小康的伟大胜利,我们深刻体会到:领导重视是关键。在省州县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格外关怀,给我们教思路、传方法、指路径,我们备受感动、倍加感恩,不敢放松、不敢懈怠,尽锐出战、沉入一线打硬仗,像拧发条一样把责任越拧越紧。基层组织是保障。我们在村与村之间成立联合党总支合力攻坚,对后进村下派优秀镇干部直接担任村支书;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让党员聚在产业链,使群众富在产业链,不断实现“村社合一”,各村100%组建合作社、70%以上村干部参与合作社,撤换了一批不胜任现职的第一书记和村干部,极大提升了基层组织战斗力。内生动力是核心。我们遵循群众是主人翁的原则,绝不养懒汉,依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激发群众过好日子的愿望,通过全员劳动力培训开展烹饪、刺绣、电工、种养等培训86期3150余人(次),努力激发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断形成干群齐心决战贫困的强大战斗力。

    以上汇报的阶段性成效是全州脱贫攻坚成果的缩影,我们深知,郊纳镇的工作离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镇党委将以此次表彰为新征程,珍惜荣誉,感恩奋进,在省州县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向深度贫困发起总攻,确保郊纳脱贫之日就是小康之时!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刘桢:望谟县委常委,郊纳镇党委书记)

 

    (来源:中国黔西南网)

 

 





  •  上一篇:贞丰供电局梁胜祥事迹
  •   返回
  •  下一篇:邓泽林:30年扎根村小关爱老人 彰显人民教师的大爱情怀  
  • 首页 >
  • 热土黔西南> 好人 >
  • 凝心聚力战脱贫 砥砺奋进谱新篇

凝心聚力战脱贫 砥砺奋进谱新篇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中国黔西南网 | 2018-07-01 22:14    [转载]

凝心聚力战脱贫 砥砺奋进谱新篇


——贵州省、黔西南州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负责人刘桢在黔西南州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刘桢.jpg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望谟县郊纳镇的刘桢,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凝心聚力战脱贫 砥砺奋进谱新篇》。

    郊纳镇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2016年9月以来,省委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在省州县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郊纳镇党委牢牢扛起政治责任,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拼出了一条符合郊纳实际的发展新路。

    在郊纳,干部干得好不好,就是看有没有“干就是讲政治,不干就是不讲政治”的思想觉悟,就是看有没有过硬的执行力和落实力,我们按照“五步工作法”,实行班子统抓、专班推动、纪委督查,责任明确到人,任务量化到天,以“脱皮换脱贫”的劲头抓落实。

    脱贫攻坚,离不开坚强有力的攻坚队伍。我们依托省州县帮扶资源,在省州县包保领导和省发改委、州法院、州检察院、州委办、州委讲师团、州国安局、州发改委、州财政局、州司法局等部门领导的“传帮带”下,铸就了一支政治上、工作上、作风上过硬的一线作战队,形成“五级联动”攻坚作战体系。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比如,基础设施有了大改善,27公里的紫望高速二级公路连接线已完成35%,35条123公里通组公路已完成85%。又如,镇容村貌焕然一新,集镇中心小学、供水厂、污水处理厂、锦绣坊、感恩祠等18个项目已完成90%,各村美丽乡村建设今年年底全面建成。再如,搬迁新市民过上了好日子,现已有465户2273人搬迁到集镇,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动员5356人搬出大山;目前,已有266户1225人跨区搬迁到兴义、义龙,275户1217人已签订跨区搬迁协议。如今,郊纳群众正在“挪穷窝 换穷业 拔穷根”。

    去年,在贵州省秋季斗茶大赛上,郊纳八步茶被评为“古树茶王”。 八步茶是稀有的“紫茶”优质资源,我们已普查和保护百年以上古茶树86262株,按照“全产业链发展、全要素链配置、全利益链连接、全生态链建设、全责任链落实”的方式,与州宏升公司组建了一个混合所有制茶业公司,全力主攻“一镇一特”八步紫茶产业,已流转土地9600亩,种植2100亩,育苗130亩。

    在产业推进中,我们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成立了1个镇级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引进了9家企业、培育了23家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了蜂糖李2100亩、黑木耳120亩,铁皮石斛218亩、白芨150亩、通草225亩、菊花280亩、蔬菜600亩,林下鸡3万羽、商品猪6000头、蜜蜂500桶等产业。目前,已实施的产业覆盖3870户15800人(其中贫困户1658户7430人),有效带动了全镇8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春风行动”期间,共调减10800亩低产玉米地,郊纳正走向“一业为主,多业共生”的产业格局。

    在决战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中,要夺取全面小康的伟大胜利,我们深刻体会到:领导重视是关键。在省州县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格外关怀,给我们教思路、传方法、指路径,我们备受感动、倍加感恩,不敢放松、不敢懈怠,尽锐出战、沉入一线打硬仗,像拧发条一样把责任越拧越紧。基层组织是保障。我们在村与村之间成立联合党总支合力攻坚,对后进村下派优秀镇干部直接担任村支书;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让党员聚在产业链,使群众富在产业链,不断实现“村社合一”,各村100%组建合作社、70%以上村干部参与合作社,撤换了一批不胜任现职的第一书记和村干部,极大提升了基层组织战斗力。内生动力是核心。我们遵循群众是主人翁的原则,绝不养懒汉,依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激发群众过好日子的愿望,通过全员劳动力培训开展烹饪、刺绣、电工、种养等培训86期3150余人(次),努力激发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断形成干群齐心决战贫困的强大战斗力。

    以上汇报的阶段性成效是全州脱贫攻坚成果的缩影,我们深知,郊纳镇的工作离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镇党委将以此次表彰为新征程,珍惜荣誉,感恩奋进,在省州县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向深度贫困发起总攻,确保郊纳脱贫之日就是小康之时!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刘桢:望谟县委常委,郊纳镇党委书记)

 

    (来源:中国黔西南网)

 

 





  •  上一篇:贞丰供电局梁胜祥事迹
  •   返回
  •  下一篇:邓泽林:30年扎根村小关爱老人 彰显人民教师的大爱情怀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