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专题
  • 信息
  • 好人
  • 热土
  • 综合
  • 首页 >
  • 热土黔西南> 好人 >
  • 兴义社会义工联合会会长唐留兵

兴义社会义工联合会会长唐留兵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龚翠萍 | 2018-06-24 22:07    [转载]

1.jpg

 

    写唐留兵,是我主动要来的任务。当接到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曹海玲老师邀请我参与《追赶太阳的人-贵州省第四届道德模范故事汇》一书的采写任务时,我脑子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写老唐!尽管原则上是“就近采写”,曹老师安排给我的是两名六盘水本地的道德模范,但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她还是同意了把老唐的采写任务从黔西南划拨给了我。

 

    因为我的理由很充分:作为公益路上的老朋友,我恰好见证了他从一位受助者成长为帮助众人的道德模范的全过程。我想,没有哪位记者和作家对他的了解会超过我的了。

 

    但我发现,越想写好他,越是走近他,我就越忐忑迷惘。该从何处下笔呢?是从他丢失亲生儿子小唐俊的不幸遭遇写起,还是从他艰难成立兴义社会义工联合会说起?是从他获得全省道德模范的荣誉说起?还是从他背后的苦痛与坚持说起?

 

    我眼中的他,是充满矛盾的一个人:他很成功,他是把上千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凝聚在温暖的大家庭——兴义社会义工联合会的会长。他又很失败,他没有经营好自己的小家,不能给父母妻儿舒心安逸的生活;他很富有,拥有数千义工的拥护和友谊,拥有成千上万受助者的赞誉和来自各个层面的社会荣誉。他又很贫穷,无业无房无车无存款,他所谓的工作——会长一职也只是没有一分钱工资的苦差;他很无私,为公益付出自己全部时间和精力并陆续捐出自己全部家底近10万元。他又很自私,自私地希望所有人都像他一样能傻傻的为公益无条件的付出;他很坚强,能带领义工抵御质疑、排除困阻,让团队茁壮成长。他又很脆弱,面对狭隘者对他善举的讥讽和怀疑,也会无奈叹息和委屈流泪。

 

    很多人说他像机器人,是累不死、饿不死、困不死的义工,但在我眼里,他更像一个甘愿承受磨难甚至主动迎接磨难的苦行僧。

 

2.JPG


 

初见,他是苦苦寻子13年的凄惨父亲

 

    第一次见到老唐,是2012年4月22日,因为这一天,也是我第一次参加盘县义工活动的日子。当时,我应邀无偿担任盘县义工“让爱传出去”公益晚会的主持人。晚会温馨而感人,其中一个环节是,由我在台上念一位父亲写给失踪多年的孩子的亲笔信。这位父亲就是唐留兵。在这之前,我的主持都很顺利,可到读信这个环节,我突然发现自己根本不能完成,因为,这是一封父亲用血泪写成的信:

 

    唐俊:
    我可爱的儿子,爸爸想你,你在哪里?你快回来吧!自从你走失至今,离开爸爸妈妈已经有13年了,你现在已经是17岁了,不知你这十多年是怎么度过的?一定受了不少苦吧。

 

    1999年8月6日,爸爸恨这一天,恨那让我们骨肉分离的大街!它让我们饱尝亲人离别之苦、剜心之痛。那天,爸爸妈妈在云南文山州河宾路摆地摊,生意出奇的好。3岁多的你也懂事地帮爸爸妈妈叫卖着。早上10点左右可能你也累了,口渴了,你向爸爸要钱买雪糕,可你拿着爸爸给你的1块钱欢跳着离开就再也没有回来。爸爸发疯似的找你,经常在睡梦中惊醒,梦到你高高兴兴地回来了。

 

    好想你突然出现在我的身边啊!儿子,你还记得你叫唐俊吗?你原籍贵州省六盘水盘县民主镇下垻村6组,丢失时候住云南省文山州大兴街。我们暂住的家后面是一条河。你生于1996年3月15日,爸爸叫唐留兵,小名叫唐玉刚,妈妈叫周贵琴。你的主要特征是:当你哭的时候或者用力的时候,你的脑门上会出现像树枝一样的红印。

 

    宝贝,你记得么,有一次,你出去玩忘了回家,爸爸妈妈找了很久才把你找到。回家后爸爸气坏了,就用最愚蠢的方式教育你,让你跪下,你跪着哭了好久,爸爸才让你起来。而从那以后,你不管在哪里玩,只要爸爸妈妈一叫你,你都会惊恐地赶在爸爸妈妈回家前,自己乖乖地跪在地上。现在想起来,爸爸真的好想给自己几个嘴巴,竟然对自己的亲生骨肉、才3岁多的你,做这样残忍的事情。爸爸每次想起你跪在那里的小小的身影都会心痛万分。儿子啊,爸爸错了,爸爸跟你说对不起了,告诉爸爸你能感应到吗?血浓于水,你一定能听到爸爸的忏悔。只要你能回来,回到我们的身边,哪怕付出生命,爸爸也在所不惜。

 

    当我哽咽着读完这封信,身边的唐留兵早已是泣不成声。这时的他是以一名普通盘县义工的身份在台上呼吁家长们看护好自己的孩子,同时参与到宝贝回家的公益活动中来,帮助丢失孩子的家长和寻家的孩子们。

 

    对所有家庭而言,丢失心爱的孩子都是天底下最残忍的事情。看到身边泪如雨下无助的老唐,同样身为家长的我除了陪着他一起流泪,居然找不到话语来安慰他。

 

    没想到一年后,再次见到他时,他已经不再是凄惨的求助者,而是拥有上千人的庞大组织——兴义社会义工联合会的会长了。

 

3.jpg

 


缘起,组建义工大家庭、用爱回报爱

 

    2011年11月26日,盘县义工联合盘县公安局在红果小广场举行“宝贝回家”公益活动。老唐和许多丢失孩子的家长一样,看到活动宣传单后,从各个乡镇赶来查看失踪孩子的资料,接受现场免费提取DNA样本。尽管没有从失踪孩子中找到小唐俊的消息,但他想了很多很多:别人能帮助我们,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帮助别人呢?于是,2011年12月,他毅然参加了盘县义工。因为积极主动参加公益活动,才几个月的时间,老唐就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2012年3月11日,在兴义市笔山路一家小型百货商店里,老唐组织召开了第一次义工会议。把自己百货店的纸箱堆好放上一块木板就成了办公桌。条件艰苦,但老唐信心十足。

 

    在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一下义工的概念。义工是指在不计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和个人技术特长的人和人群。主要义务服务于一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涉及扶贫帮困、助学、救灾、暖心、寻亲等。通俗的说,义工就是“雷锋”,做好事不求回报的人。

 

    义工组织在国外和国内一线城市很常见,国外很多学校甚至把学生是否完成规定时间的义工服务作为学生升学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但在当时还没有“义工”概念的兴义,要组织开展义工活动,得到理解和认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他通过网络发起号召,报名的有7人,到小卖部开会的有5人,等真正开展活动,就只剩两个人了。2012年3月24日,他和仅有的两名志愿者在兴义市大佛洞开展了一次宝贝回家寻亲活动。没想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义工是做什么的?怎么加入?”一时之间,热情的爱心人士开始主动询问,很快,有20多名社会志愿者参加到活动中来。他就像根朴素的火柴,点亮、燃烧了很多人的爱心,又照亮、温暖了很多人。

 

4.JPG

 

    从那以后,兴义市民渐渐发现,在街道、乡村、学校、敬老院、福利院及大型活动的现场,总有一群身着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人,他们会在上下班高峰期维护候乘秩序,倡导市民文明乘坐公交;他们组织爱心送考帮助高考学子;他们开展宝贝回家,帮助家长寻找走失或被拐儿童;募集善款、物品,为贫困山区孩子建立“爱心书屋”,送去电视、图书及其他学习和生活用品;看望慰问空巢老人、孤儿;开展关爱山区贫困儿童“鞋盒礼物”公益活动……

 

    这个由普通市民、教师、医生、个体商户、机关干部、工程师、企业家等来自各行各业的社会爱心人士自发组建的民间公益组织,现已发展到2000余人,是黔西南州兴义市第一家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的民间公益组织。

 

    成立四年以来,他们组织慈善公益活动300余次,参与活动义工近6000人次,受助者近15000余人次,出动爱心车600余次;募集捐款约30余万元,义工自筹经费约1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贫困家庭等公益活动。募集并发放物资近200万元。目前,“兴义义工”还加入了李连杰发起的“壹基金”西南民间联合救灾委员会,唐留兵和他的一些队友还参加“乐施会”人道救援与“环球计划”培训班培训等,各项工作逐渐进入正轨。

 

    他们把社会各界的爱、捐赠的款物汇聚,再把这些爱心款物送到需要关心帮助的人。他们一只手牵着爱心人士、爱心团体,一只手握着需要帮助的人,让大家成为一个温暖的整体,把爱放大,让爱传递。

 

    从两个人发展到上千人,从被人嘲笑是傻子甚至被误会成骗子到受人尊敬和拥护,这一切惊人可喜的变化的背后,凝聚着老唐多少的辛劳与付出啊!

 

5.jpg

 


公益路上,收获感动与快乐、友谊与幸福

 

    “兴义社会义工联合会”成立不久,就遇到盘县火铺镇刘金伟孩子走丢的事。获悉儿子刘杨可能流浪到兴义,心急如焚的刘金伟及时赶到兴义,买了一部自行车,印发大量寻人启事,准备用一周时间在兴义大街小巷寻找刘杨,但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无异于大海捞针。当他听说兴义有个专门无偿做好事的义工团体后,报着试一试的心理联系到老唐。

 

    作为同样丢失过孩子的父亲,老唐对刘金伟的遭遇感同身受。他立即带领义工四处张贴寻人启示,还把寻人启示送到20多个治安岗亭请求协查,在网上发布信息,发动义工四处寻找,经过大家一天一夜的努力,刘扬终于被找到了!当天,感动万分的刘金伟,送了一块“彰显真情,无私奉献”的匾额过来,并提出支付5000元酬金,被老唐谢绝了。

 

    看到他们父子团聚的动人场面,老唐又想起自己的小唐俊,忍不住落下泪来。

 

    去年,一位在深圳打工的兴义义工偶然发现一位70多岁的流浪老人,主动询问,了解到老人年轻时负气抛下家人从天津离家出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想回家与亲人团聚,但已经没有寻家的能力。这位义工马上把情况汇报给老唐。老唐连夜联系天津的公益组织并把老人的消息在网络和所有他的QQ群里扩散,每天不停关注和转发。1月之后,老唐接到一个从天津打来的陌生电话。电话那边,一位中年男子激动得连声感谢老唐,原来他就是老人失散多年的儿子,他已经把老人接回了家,他感谢老唐给他们一家共享天伦的机会。电话那边感激涕零,电话这边的老唐也早已泣不成声,有帮到人的自豪与感动,更多的是对自己父亲的愧疚,因为忙于做公益,连父亲去世他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半年后,老人的儿子再次来电话,说老人去世了,但走得很安详。老人这半年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爱,感谢老唐,让老人在亲人的陪伴下不留遗憾地度过他人生中短暂而温暖的最后岁月。

 

6.jpg


    老唐的书桌里珍存着一份特殊礼物。记得2013年1月15日,在安龙县万峰湖镇关山小学,他与20名义工为68名留守儿童送去700件新衣物、83个保温杯。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与爸爸一样的老唐都很亲,都叫他唐叔叔。离别时,孩子们把一块块折叠好的纸条往他衣袋里塞,当时他没在意,还以为是孩子们淘气恶作剧呢。

 

    回来的路上,他把纸条摸出来准备丢掉,却发现那都是孩子们精心为他画的画和写的感谢信。“唐叔叔,爸爸妈妈在外面打工,只有爷爷奶奶跟我们在一起,好久都没有人来看我们了,谢谢你和义工叔叔阿姨们记得我们,给我们那么好的礼物!”孩子们淳朴而真挚的话言令唐留兵感动得泪流满面;孩子们知道感恩,再苦再累再委屈都值啊!这些孩子们用心写的信,他不舍得丢,一直像宝贝一样保存着。

 

    老唐说,他最感动的是拥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而采访中,我发现很多人恰恰是被老唐的言行感动而加入义工的。

 

10.jpg

 


    兴义社会义工联合会理事任劲竹这样评价老唐:“唐哥在义工组织里的工作可以说是拼命的甚至是自虐的。大家都很心疼他。他每天一大早就来办公室,工作到凌晨一、两点甚至熬通宵都是常事,每天的生活节俭到米线、馒头、泡面,遇上发放物资的时候比谁都能吃苦。但他最苦的时候不是不眠不休工作的时候,而是别人误解甚至诋毁他的时候。有人质疑:一个本来可以好好做生意致富的人,偏偏放下一切来做没有一分钱工资的会长,还做得这样拼命,不是脑子有病就是得了天大的好处了,这年头,没钱赚和没好处的事儿谁干呀?那些不相信这个世界有无私大爱的人在中伤老唐,我想跟这些人说一句:不要用嘴说,用你们的心和眼睛来看,来感受老唐的无私与伟大。”

 

    我也是一名义工,深知做义工的苦与乐。在我们热心不求回报行善举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连嚼过的口香糖都舍不得投进募捐箱的人会指指点点、冷言冷语;我参加义工公益演出,就有人说我是在“走穴”。他们不相信他所谓的走穴的真相其实是:我们不光没有报酬,还经常自己贴钱、捐钱做演出做公益。作为会长,老唐的委屈注定比我们多得多。

 

7.JPG

 

    他真像大家看到的那样坚强和乐观么?

 

    任劲竹摇了摇头:“他受委屈也会很痛苦很低落,我有时也在问他,为什么这么难还在坚持。自己无房无业,没有存款,前久连孩子住院抢救的钱都交不上,还是去医院探望的义工发现医生催款先帮他刷卡才度过的难关。他自己在盘县老家的贫困程度甚至远远超过我们义工帮扶的困难家庭,破旧得到处漏雨。有商会的老总提出给他1万元修补房子,他却说你给我本人我一分不要,你捐给义工联我们就要。后来人家还是捐给组织买成爱心物资发放了。他全家6口就靠租的门面卖小百货度日,妻子一人经营着不景气的小店,孩子小小年纪在外面打工,但凡有点私心,他和家人就不会过得这样辛苦。去年过年有两天时间,我们发现他电话打不通,也没有来办公室,这对于没有节假日天天泡在办公室的老唐是极为不正常的,后来找到他家里,他妻子说,他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几天没出来了,不被人理解和对家人的愧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几天后,他又是那个机器人老唐了,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力量”。

 

    很多人都是被老唐的言行感动而加入义工联合会的。副会长周武飞和秘书长胡新春、理事任劲竹都为义工联合会的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8.JPG

 

    2014年7月,在兴义做生意的陈高荣路过街心花园时,看到老唐他们在为贫困孩子募集书籍和善款,就立刻报名当工作人员,体会做义工的辛苦与快乐,活动结束后他就决定加入这个组织,并毫不犹豫捐赠出自己价值7万元刚买了4个月的皮卡车给义工组织拉物资。还有住在老唐百货店对面做纱窗生意的石启兵,不管活动是否需要钱,每次参加活动都资助100元。到现在已经捐出了数千元。

 

    兴义市中通快递的杨总也是义工,他每年除了捐出几千元给组织,还免费运送义工在附近7个县市的爱心物资。还有某传媒公司的张总,加入义工后,个人陆续捐款2万多元,其公司陆续捐款近10万元。

 

    其实义工中大部分是经济并不富裕甚至很穷困的人,但大家有钱出钱,没钱出力,都只为奉献爱心加入到这个温暖社会传递爱的大家庭。

 

    义工李雪飞大姐参加鞋盒礼物收集的时候正值隆冬,她受凉后开始生病,但她坚持把礼物发放到孩子们手中,最终发展成严重的肺炎,住院一个月,调理半年才恢复。但她仍然无怨无悔。

 

    目前,“兴义义工”最小的会员不到十岁,有些还是在家长的监护下参与活动。邱雨荷就是其中一个,她今年才11岁,参加义工活动已有20余次,在街上义务执勤斑马线时,她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从不叫苦叫累。

 

    义工活动有艰辛也有风险。2014年元月13日,唐留兵筹集了1000多件衣物、棉被等爱心礼物派送到望谟县打易镇打王小学。当时天寒地冻,严重凝冻,在崎岖溜滑的山路上,义工吴艳、黄金的爱心车底盘碰击地面的声音让大家的心隐隐作痛,旁边又是几百米的深渊,每一次车轮打滑都让他们惊心胆寒,数九寒天里,爱心司机额上却渗出豆大的汗珠。那天直到返城,大家依然惊魂未定!这样的考验,却让大家的心更紧地团结在一起,谁也没有后悔,没有怨言。而像这样的活动,已记不清到底有多少次了。

 

    这个义工大家庭,大家互相以家人相称,谁家有啥事遇到困难或者生病,都会得到大家的关爱。老唐也像大哥一样关爱着他的义工家人们。而提起老唐,义工们都会自豪地说他是铁打的汉子,是茫茫人海中不倒的柱、不断的梁!对弱者动情动容的面孔,是兴义最美的风景! 

 

9.jpg

 


 一路前行,把爱无限放大

 

    尽管很艰难,但老唐一直在坚持。他不知道这个群体能维系多久,他也不知道这个团队能走多远,但他相信,他的爱已经被无限放大,源源而流。这就是他的初衷。有人问他为了什么?他的回答是:“为了爱”。

 

    没有家人的支持,老唐必定很难一路前行。老唐现在的妻子李国菊是2007年与他重组的家庭。因为儿子丢失,2003年,前妻负气离家出走。

 

    李国菊见证了他组建义工联合会的全过程,也在默默地付出。他们买不起房子,把家安在租来的百货店隔出的楼板上。我顺着摇晃的楼梯爬上他们所谓的房间,可看到1米多高5、6平方的空间里,只有一张床,连衣柜都没有,衣服用纸盒堆在床周。

 

    这就是老唐全部的家当。

 

    “对于他这样倾尽所有做公益,你是怎么想的?”我问李姐。

 

    她平静地说:“他的选择就是我的选择,我支持他!他的父母曾经也不理解,但实地来看过他在做的是造福这么多人的好事以后,就都支持他理解他了。”

 

    “这样苦的日子你不觉得委屈么?”

 

    “感动多于委屈,看到他帮助过的人对他的感激和那些贫困孩子们给他的祝福,我也很感动,他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情,我觉得光荣!”李姐含泪说的这一番话,同样让我感动。

 

    老唐的坚持固然让人敬佩,但我觉得,如果有一天,他做不动了,想歇下来,我们也会同样祝福他,尊敬他。

 

11.jpg

 

    我觉得,这世间形形色色的人流中,像唐哥他们这样选择做义工和做慈善事业的人,就是上天对人间最温暖、最美好的恩赐,他们从最底层释放出最真诚的爱。

 

    看着那些照片,他们把一条条浸润着温情的围脖系在贫困孩子们的脖子上、把一双双暖融融的新袜子穿在孩子们开裂的脚上,用自己的大手温暖孩子们冻僵的小手时,我们怎能不被感动!而他们播撒的爱心必定会在那些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总有一天,她会开出更加灿烂的花朵。

 

    唐哥说他总会做一个梦:梦到长成大小伙子的小唐俊笑着向他走来。他坚信小唐俊一定在某个地方过着幸福的生活。我也相信好人有好报,他的这个愿望一定能实现。说不定,小唐俊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

 

12.jpg

 

 





  •  上一篇:贞丰供电局梁胜祥事迹
  •   返回
  •  下一篇:全国最美志愿者 陈碧清  
  • 首页 >
  • 热土黔西南> 好人 >
  • 兴义社会义工联合会会长唐留兵

兴义社会义工联合会会长唐留兵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龚翠萍 | 2018-06-24 22:07    [转载]

1.jpg

 

    写唐留兵,是我主动要来的任务。当接到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曹海玲老师邀请我参与《追赶太阳的人-贵州省第四届道德模范故事汇》一书的采写任务时,我脑子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写老唐!尽管原则上是“就近采写”,曹老师安排给我的是两名六盘水本地的道德模范,但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她还是同意了把老唐的采写任务从黔西南划拨给了我。

 

    因为我的理由很充分:作为公益路上的老朋友,我恰好见证了他从一位受助者成长为帮助众人的道德模范的全过程。我想,没有哪位记者和作家对他的了解会超过我的了。

 

    但我发现,越想写好他,越是走近他,我就越忐忑迷惘。该从何处下笔呢?是从他丢失亲生儿子小唐俊的不幸遭遇写起,还是从他艰难成立兴义社会义工联合会说起?是从他获得全省道德模范的荣誉说起?还是从他背后的苦痛与坚持说起?

 

    我眼中的他,是充满矛盾的一个人:他很成功,他是把上千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凝聚在温暖的大家庭——兴义社会义工联合会的会长。他又很失败,他没有经营好自己的小家,不能给父母妻儿舒心安逸的生活;他很富有,拥有数千义工的拥护和友谊,拥有成千上万受助者的赞誉和来自各个层面的社会荣誉。他又很贫穷,无业无房无车无存款,他所谓的工作——会长一职也只是没有一分钱工资的苦差;他很无私,为公益付出自己全部时间和精力并陆续捐出自己全部家底近10万元。他又很自私,自私地希望所有人都像他一样能傻傻的为公益无条件的付出;他很坚强,能带领义工抵御质疑、排除困阻,让团队茁壮成长。他又很脆弱,面对狭隘者对他善举的讥讽和怀疑,也会无奈叹息和委屈流泪。

 

    很多人说他像机器人,是累不死、饿不死、困不死的义工,但在我眼里,他更像一个甘愿承受磨难甚至主动迎接磨难的苦行僧。

 

2.JPG


 

初见,他是苦苦寻子13年的凄惨父亲

 

    第一次见到老唐,是2012年4月22日,因为这一天,也是我第一次参加盘县义工活动的日子。当时,我应邀无偿担任盘县义工“让爱传出去”公益晚会的主持人。晚会温馨而感人,其中一个环节是,由我在台上念一位父亲写给失踪多年的孩子的亲笔信。这位父亲就是唐留兵。在这之前,我的主持都很顺利,可到读信这个环节,我突然发现自己根本不能完成,因为,这是一封父亲用血泪写成的信:

 

    唐俊:
    我可爱的儿子,爸爸想你,你在哪里?你快回来吧!自从你走失至今,离开爸爸妈妈已经有13年了,你现在已经是17岁了,不知你这十多年是怎么度过的?一定受了不少苦吧。

 

    1999年8月6日,爸爸恨这一天,恨那让我们骨肉分离的大街!它让我们饱尝亲人离别之苦、剜心之痛。那天,爸爸妈妈在云南文山州河宾路摆地摊,生意出奇的好。3岁多的你也懂事地帮爸爸妈妈叫卖着。早上10点左右可能你也累了,口渴了,你向爸爸要钱买雪糕,可你拿着爸爸给你的1块钱欢跳着离开就再也没有回来。爸爸发疯似的找你,经常在睡梦中惊醒,梦到你高高兴兴地回来了。

 

    好想你突然出现在我的身边啊!儿子,你还记得你叫唐俊吗?你原籍贵州省六盘水盘县民主镇下垻村6组,丢失时候住云南省文山州大兴街。我们暂住的家后面是一条河。你生于1996年3月15日,爸爸叫唐留兵,小名叫唐玉刚,妈妈叫周贵琴。你的主要特征是:当你哭的时候或者用力的时候,你的脑门上会出现像树枝一样的红印。

 

    宝贝,你记得么,有一次,你出去玩忘了回家,爸爸妈妈找了很久才把你找到。回家后爸爸气坏了,就用最愚蠢的方式教育你,让你跪下,你跪着哭了好久,爸爸才让你起来。而从那以后,你不管在哪里玩,只要爸爸妈妈一叫你,你都会惊恐地赶在爸爸妈妈回家前,自己乖乖地跪在地上。现在想起来,爸爸真的好想给自己几个嘴巴,竟然对自己的亲生骨肉、才3岁多的你,做这样残忍的事情。爸爸每次想起你跪在那里的小小的身影都会心痛万分。儿子啊,爸爸错了,爸爸跟你说对不起了,告诉爸爸你能感应到吗?血浓于水,你一定能听到爸爸的忏悔。只要你能回来,回到我们的身边,哪怕付出生命,爸爸也在所不惜。

 

    当我哽咽着读完这封信,身边的唐留兵早已是泣不成声。这时的他是以一名普通盘县义工的身份在台上呼吁家长们看护好自己的孩子,同时参与到宝贝回家的公益活动中来,帮助丢失孩子的家长和寻家的孩子们。

 

    对所有家庭而言,丢失心爱的孩子都是天底下最残忍的事情。看到身边泪如雨下无助的老唐,同样身为家长的我除了陪着他一起流泪,居然找不到话语来安慰他。

 

    没想到一年后,再次见到他时,他已经不再是凄惨的求助者,而是拥有上千人的庞大组织——兴义社会义工联合会的会长了。

 

3.jpg

 


缘起,组建义工大家庭、用爱回报爱

 

    2011年11月26日,盘县义工联合盘县公安局在红果小广场举行“宝贝回家”公益活动。老唐和许多丢失孩子的家长一样,看到活动宣传单后,从各个乡镇赶来查看失踪孩子的资料,接受现场免费提取DNA样本。尽管没有从失踪孩子中找到小唐俊的消息,但他想了很多很多:别人能帮助我们,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帮助别人呢?于是,2011年12月,他毅然参加了盘县义工。因为积极主动参加公益活动,才几个月的时间,老唐就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2012年3月11日,在兴义市笔山路一家小型百货商店里,老唐组织召开了第一次义工会议。把自己百货店的纸箱堆好放上一块木板就成了办公桌。条件艰苦,但老唐信心十足。

 

    在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一下义工的概念。义工是指在不计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和个人技术特长的人和人群。主要义务服务于一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涉及扶贫帮困、助学、救灾、暖心、寻亲等。通俗的说,义工就是“雷锋”,做好事不求回报的人。

 

    义工组织在国外和国内一线城市很常见,国外很多学校甚至把学生是否完成规定时间的义工服务作为学生升学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但在当时还没有“义工”概念的兴义,要组织开展义工活动,得到理解和认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他通过网络发起号召,报名的有7人,到小卖部开会的有5人,等真正开展活动,就只剩两个人了。2012年3月24日,他和仅有的两名志愿者在兴义市大佛洞开展了一次宝贝回家寻亲活动。没想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义工是做什么的?怎么加入?”一时之间,热情的爱心人士开始主动询问,很快,有20多名社会志愿者参加到活动中来。他就像根朴素的火柴,点亮、燃烧了很多人的爱心,又照亮、温暖了很多人。

 

4.JPG

 

    从那以后,兴义市民渐渐发现,在街道、乡村、学校、敬老院、福利院及大型活动的现场,总有一群身着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人,他们会在上下班高峰期维护候乘秩序,倡导市民文明乘坐公交;他们组织爱心送考帮助高考学子;他们开展宝贝回家,帮助家长寻找走失或被拐儿童;募集善款、物品,为贫困山区孩子建立“爱心书屋”,送去电视、图书及其他学习和生活用品;看望慰问空巢老人、孤儿;开展关爱山区贫困儿童“鞋盒礼物”公益活动……

 

    这个由普通市民、教师、医生、个体商户、机关干部、工程师、企业家等来自各行各业的社会爱心人士自发组建的民间公益组织,现已发展到2000余人,是黔西南州兴义市第一家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的民间公益组织。

 

    成立四年以来,他们组织慈善公益活动300余次,参与活动义工近6000人次,受助者近15000余人次,出动爱心车600余次;募集捐款约30余万元,义工自筹经费约1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贫困家庭等公益活动。募集并发放物资近200万元。目前,“兴义义工”还加入了李连杰发起的“壹基金”西南民间联合救灾委员会,唐留兵和他的一些队友还参加“乐施会”人道救援与“环球计划”培训班培训等,各项工作逐渐进入正轨。

 

    他们把社会各界的爱、捐赠的款物汇聚,再把这些爱心款物送到需要关心帮助的人。他们一只手牵着爱心人士、爱心团体,一只手握着需要帮助的人,让大家成为一个温暖的整体,把爱放大,让爱传递。

 

    从两个人发展到上千人,从被人嘲笑是傻子甚至被误会成骗子到受人尊敬和拥护,这一切惊人可喜的变化的背后,凝聚着老唐多少的辛劳与付出啊!

 

5.jpg

 


公益路上,收获感动与快乐、友谊与幸福

 

    “兴义社会义工联合会”成立不久,就遇到盘县火铺镇刘金伟孩子走丢的事。获悉儿子刘杨可能流浪到兴义,心急如焚的刘金伟及时赶到兴义,买了一部自行车,印发大量寻人启事,准备用一周时间在兴义大街小巷寻找刘杨,但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无异于大海捞针。当他听说兴义有个专门无偿做好事的义工团体后,报着试一试的心理联系到老唐。

 

    作为同样丢失过孩子的父亲,老唐对刘金伟的遭遇感同身受。他立即带领义工四处张贴寻人启示,还把寻人启示送到20多个治安岗亭请求协查,在网上发布信息,发动义工四处寻找,经过大家一天一夜的努力,刘扬终于被找到了!当天,感动万分的刘金伟,送了一块“彰显真情,无私奉献”的匾额过来,并提出支付5000元酬金,被老唐谢绝了。

 

    看到他们父子团聚的动人场面,老唐又想起自己的小唐俊,忍不住落下泪来。

 

    去年,一位在深圳打工的兴义义工偶然发现一位70多岁的流浪老人,主动询问,了解到老人年轻时负气抛下家人从天津离家出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想回家与亲人团聚,但已经没有寻家的能力。这位义工马上把情况汇报给老唐。老唐连夜联系天津的公益组织并把老人的消息在网络和所有他的QQ群里扩散,每天不停关注和转发。1月之后,老唐接到一个从天津打来的陌生电话。电话那边,一位中年男子激动得连声感谢老唐,原来他就是老人失散多年的儿子,他已经把老人接回了家,他感谢老唐给他们一家共享天伦的机会。电话那边感激涕零,电话这边的老唐也早已泣不成声,有帮到人的自豪与感动,更多的是对自己父亲的愧疚,因为忙于做公益,连父亲去世他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半年后,老人的儿子再次来电话,说老人去世了,但走得很安详。老人这半年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爱,感谢老唐,让老人在亲人的陪伴下不留遗憾地度过他人生中短暂而温暖的最后岁月。

 

6.jpg


    老唐的书桌里珍存着一份特殊礼物。记得2013年1月15日,在安龙县万峰湖镇关山小学,他与20名义工为68名留守儿童送去700件新衣物、83个保温杯。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与爸爸一样的老唐都很亲,都叫他唐叔叔。离别时,孩子们把一块块折叠好的纸条往他衣袋里塞,当时他没在意,还以为是孩子们淘气恶作剧呢。

 

    回来的路上,他把纸条摸出来准备丢掉,却发现那都是孩子们精心为他画的画和写的感谢信。“唐叔叔,爸爸妈妈在外面打工,只有爷爷奶奶跟我们在一起,好久都没有人来看我们了,谢谢你和义工叔叔阿姨们记得我们,给我们那么好的礼物!”孩子们淳朴而真挚的话言令唐留兵感动得泪流满面;孩子们知道感恩,再苦再累再委屈都值啊!这些孩子们用心写的信,他不舍得丢,一直像宝贝一样保存着。

 

    老唐说,他最感动的是拥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而采访中,我发现很多人恰恰是被老唐的言行感动而加入义工的。

 

10.jpg

 


    兴义社会义工联合会理事任劲竹这样评价老唐:“唐哥在义工组织里的工作可以说是拼命的甚至是自虐的。大家都很心疼他。他每天一大早就来办公室,工作到凌晨一、两点甚至熬通宵都是常事,每天的生活节俭到米线、馒头、泡面,遇上发放物资的时候比谁都能吃苦。但他最苦的时候不是不眠不休工作的时候,而是别人误解甚至诋毁他的时候。有人质疑:一个本来可以好好做生意致富的人,偏偏放下一切来做没有一分钱工资的会长,还做得这样拼命,不是脑子有病就是得了天大的好处了,这年头,没钱赚和没好处的事儿谁干呀?那些不相信这个世界有无私大爱的人在中伤老唐,我想跟这些人说一句:不要用嘴说,用你们的心和眼睛来看,来感受老唐的无私与伟大。”

 

    我也是一名义工,深知做义工的苦与乐。在我们热心不求回报行善举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连嚼过的口香糖都舍不得投进募捐箱的人会指指点点、冷言冷语;我参加义工公益演出,就有人说我是在“走穴”。他们不相信他所谓的走穴的真相其实是:我们不光没有报酬,还经常自己贴钱、捐钱做演出做公益。作为会长,老唐的委屈注定比我们多得多。

 

7.JPG

 

    他真像大家看到的那样坚强和乐观么?

 

    任劲竹摇了摇头:“他受委屈也会很痛苦很低落,我有时也在问他,为什么这么难还在坚持。自己无房无业,没有存款,前久连孩子住院抢救的钱都交不上,还是去医院探望的义工发现医生催款先帮他刷卡才度过的难关。他自己在盘县老家的贫困程度甚至远远超过我们义工帮扶的困难家庭,破旧得到处漏雨。有商会的老总提出给他1万元修补房子,他却说你给我本人我一分不要,你捐给义工联我们就要。后来人家还是捐给组织买成爱心物资发放了。他全家6口就靠租的门面卖小百货度日,妻子一人经营着不景气的小店,孩子小小年纪在外面打工,但凡有点私心,他和家人就不会过得这样辛苦。去年过年有两天时间,我们发现他电话打不通,也没有来办公室,这对于没有节假日天天泡在办公室的老唐是极为不正常的,后来找到他家里,他妻子说,他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几天没出来了,不被人理解和对家人的愧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几天后,他又是那个机器人老唐了,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力量”。

 

    很多人都是被老唐的言行感动而加入义工联合会的。副会长周武飞和秘书长胡新春、理事任劲竹都为义工联合会的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8.JPG

 

    2014年7月,在兴义做生意的陈高荣路过街心花园时,看到老唐他们在为贫困孩子募集书籍和善款,就立刻报名当工作人员,体会做义工的辛苦与快乐,活动结束后他就决定加入这个组织,并毫不犹豫捐赠出自己价值7万元刚买了4个月的皮卡车给义工组织拉物资。还有住在老唐百货店对面做纱窗生意的石启兵,不管活动是否需要钱,每次参加活动都资助100元。到现在已经捐出了数千元。

 

    兴义市中通快递的杨总也是义工,他每年除了捐出几千元给组织,还免费运送义工在附近7个县市的爱心物资。还有某传媒公司的张总,加入义工后,个人陆续捐款2万多元,其公司陆续捐款近10万元。

 

    其实义工中大部分是经济并不富裕甚至很穷困的人,但大家有钱出钱,没钱出力,都只为奉献爱心加入到这个温暖社会传递爱的大家庭。

 

    义工李雪飞大姐参加鞋盒礼物收集的时候正值隆冬,她受凉后开始生病,但她坚持把礼物发放到孩子们手中,最终发展成严重的肺炎,住院一个月,调理半年才恢复。但她仍然无怨无悔。

 

    目前,“兴义义工”最小的会员不到十岁,有些还是在家长的监护下参与活动。邱雨荷就是其中一个,她今年才11岁,参加义工活动已有20余次,在街上义务执勤斑马线时,她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从不叫苦叫累。

 

    义工活动有艰辛也有风险。2014年元月13日,唐留兵筹集了1000多件衣物、棉被等爱心礼物派送到望谟县打易镇打王小学。当时天寒地冻,严重凝冻,在崎岖溜滑的山路上,义工吴艳、黄金的爱心车底盘碰击地面的声音让大家的心隐隐作痛,旁边又是几百米的深渊,每一次车轮打滑都让他们惊心胆寒,数九寒天里,爱心司机额上却渗出豆大的汗珠。那天直到返城,大家依然惊魂未定!这样的考验,却让大家的心更紧地团结在一起,谁也没有后悔,没有怨言。而像这样的活动,已记不清到底有多少次了。

 

    这个义工大家庭,大家互相以家人相称,谁家有啥事遇到困难或者生病,都会得到大家的关爱。老唐也像大哥一样关爱着他的义工家人们。而提起老唐,义工们都会自豪地说他是铁打的汉子,是茫茫人海中不倒的柱、不断的梁!对弱者动情动容的面孔,是兴义最美的风景! 

 

9.jpg

 


 一路前行,把爱无限放大

 

    尽管很艰难,但老唐一直在坚持。他不知道这个群体能维系多久,他也不知道这个团队能走多远,但他相信,他的爱已经被无限放大,源源而流。这就是他的初衷。有人问他为了什么?他的回答是:“为了爱”。

 

    没有家人的支持,老唐必定很难一路前行。老唐现在的妻子李国菊是2007年与他重组的家庭。因为儿子丢失,2003年,前妻负气离家出走。

 

    李国菊见证了他组建义工联合会的全过程,也在默默地付出。他们买不起房子,把家安在租来的百货店隔出的楼板上。我顺着摇晃的楼梯爬上他们所谓的房间,可看到1米多高5、6平方的空间里,只有一张床,连衣柜都没有,衣服用纸盒堆在床周。

 

    这就是老唐全部的家当。

 

    “对于他这样倾尽所有做公益,你是怎么想的?”我问李姐。

 

    她平静地说:“他的选择就是我的选择,我支持他!他的父母曾经也不理解,但实地来看过他在做的是造福这么多人的好事以后,就都支持他理解他了。”

 

    “这样苦的日子你不觉得委屈么?”

 

    “感动多于委屈,看到他帮助过的人对他的感激和那些贫困孩子们给他的祝福,我也很感动,他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情,我觉得光荣!”李姐含泪说的这一番话,同样让我感动。

 

    老唐的坚持固然让人敬佩,但我觉得,如果有一天,他做不动了,想歇下来,我们也会同样祝福他,尊敬他。

 

11.jpg

 

    我觉得,这世间形形色色的人流中,像唐哥他们这样选择做义工和做慈善事业的人,就是上天对人间最温暖、最美好的恩赐,他们从最底层释放出最真诚的爱。

 

    看着那些照片,他们把一条条浸润着温情的围脖系在贫困孩子们的脖子上、把一双双暖融融的新袜子穿在孩子们开裂的脚上,用自己的大手温暖孩子们冻僵的小手时,我们怎能不被感动!而他们播撒的爱心必定会在那些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总有一天,她会开出更加灿烂的花朵。

 

    唐哥说他总会做一个梦:梦到长成大小伙子的小唐俊笑着向他走来。他坚信小唐俊一定在某个地方过着幸福的生活。我也相信好人有好报,他的这个愿望一定能实现。说不定,小唐俊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

 

12.jpg

 

 





  •  上一篇:贞丰供电局梁胜祥事迹
  •   返回
  •  下一篇:全国最美志愿者 陈碧清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